-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课:纳米材料与技术
Nano-materials Nano-technology
主 讲:石 瑛(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E-mail:shiying@ 电话2212
课程简介:
纳米科学与技术是21世纪三大科技之一,并且是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能进一步大发展的共同基础。
纳米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是当前纳米科技领域内最富有活力、研究内涵十分丰富的学科分支。
在本课程中,讲授的主要内容有:纳米结构和纳米结构单元,纳米微粒的理论、制备、评估和表面修饰,纳米固体的理论、制备和结构特性,纳米金属材料、纳米磁性材料、纳米陶瓷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敏感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等纳米材料专题,纳米测量学与纳米探测技术,纳米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科技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等,使物理系的毕业生对这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为以后的工作、科研和创新打下扎实基础。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0 绪论:纳米材料与技术总揽 3学时
§1 纳米结构单元(微粒、纳米管等) 3学时
§2 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久保效应等) 3学时
§3 纳米微粒的基本特性 3学时
§4 纳米微粒的制备技术(物理法、化学法) 3学时
§4 纳米微粒的制备技术(化学法、综合法) 3学时
§5 纳米微粒的尺寸评估技术 3学时
§6 纳米固体及其制备技术 3学时
§7 纳米固体材料的微结构 3学时
§8 纳米结构与器件 3学时
§9 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技术 3学时
§10 纳米磁性材料 3学时
§11 纳米金属材料、§12 纳米陶瓷材料 3学时
§13 纳米生物医学材料、§14 纳米传感材料 3学时
§15 纳米测量学与纳米探测技术 3学时
§16 纳米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机械系统
§17 纳米电子学 3学时
§18 纳米生物学 3学时
§19 纳米科技的发展趋势 3学时
教材:《纳米材料与技术》自编讲义(每年更新版本)
《纳米材料学基础》,陈翌庆、石瑛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1)
参考书: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第一版),科学出版社, 张立德、牟季美著,2001.2
《纳米材料》(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立德编著,2000.11
《国外纳米材料技术进展与应用》(第一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朱屯等编著,2002.6
《纳米科学与技术》(第一版),科学出版社,刘吉平、郝向阳编著,2002.8
《纳米材料和器件》(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朱静等编著,2003.4
《纳米材料技术》(第一版),国防工业出版社, 周瑞发等编著,2003.7
《纳米材料及应用技术》(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许并社等编著,2004.1
《纳米技术新进展》(第一版),国防工业出版社, 张全勤、张继文编著,2005.1
《纳米科学与技术》,袁哲俊 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8)
《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与应用》,倪星元 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纳电子学导论》,蒋建飞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1)
《纳米科学与技术导论》,刘焕彬、陈小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
《纳米科技基础》,陈乾旺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网上资源: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中科院纳米科技网: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stitute:
NanoTechnology Magazine:
考核方式:
平时课程论文(有关纳米材料、纳米结构、纳米技术的前沿进展)、期末考试
? 新世纪的十大科技趋势
中国科学院、新华通讯社联合组织的预测小组于2000年年底预测出“新世纪将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的十大科技趋势”:
① 物质科学领域——新世纪里,大至宇宙,小至粒子,物质科学的进展,将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和宇观世界,对世界复杂性和宇宙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② 生命科学领域——21世纪,生命科学将发展成为新一轮自然科学革命的中心,并将跨越物理世界与生命世界不可逾越的鸿沟,使之统一起来。
③ 地球系统科学领域——21世纪,地球系统科学将以全球性、统一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