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七章 分配理论.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新世纪高职高专课程与实训系列教材 西方经济学 连 有 王瑞芬 主 编 郭景婷 赵海荣 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七章分配理论 【能力目标】 ※运用生产要素供求,分析其价格决定。 【知识目标】 ※掌握生产要素价格的含义; ※理解以均衡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了解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力理论; ※理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职业素质目标】 ※能用资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有关理论分析、解 释常见的经济问题。 第一节分配理论概述 一、分配理论概述 所谓生产要素,也称生产性资源,或 简称要素,是指为社会总产品的创造做 出了贡献的资源。经济学家把生产要素 划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四类,它们的价格则分别称为地租、工 资、利息和利润。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间接需求。 2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或引致) 需求。 3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 (二)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1.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2 .生产技术状况。 3 .生产要素的价格。 (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取决于 要素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为了实现利润最 大化,他必须使购买最后一单位生产要素所支 出的边际成本与其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相等。在 完全竞争市场上,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 于价格。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就是要 实现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与价格相等。即 MR=MC=P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要素需求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具有 控制市场的力量,所面临的是一条向右 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这时,厂商要出 售增加的产品,其价格必须低于以前单 位产品价格,因此,售出每一追加单位 产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就会降低,这就 使得不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与 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不尽相同。 三、生产要素的供给 不同种类生产要素的供给各有其特点: 第一类:自然资源。 第二类:资本品。 第三类:劳动。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劳动需求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是指在各种可能 的工资下,厂商愿意雇佣的劳动数量。 二、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指在各种可能的工资下,人 们愿意提供的劳动数量。 三、竞争条件下的均衡工资 当工资提高到使人们达到一定的富足程度 后,与劳动相比,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所 以,当工资达到一定程度(W1 )而又继续上升 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将 减少。表现在图形上,便是如图7—2 中所示的 向后弯折的劳动供给曲线SL 。 三、竞争条件下的均衡工资 在竞争条件下,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 均衡工资,如图7—2所示。劳动需求曲 线D 与劳动供给曲线S 相交于正点,该 L L 点对应的工资W 是劳动市场均衡工资, 0 即能够使劳动市场供求相等的工资。 四、工会提高工资的方法 (一)限制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减少,会使市场工资率上升。 (二)增加劳动需求 劳动需求增加,会使市场工资率上升。 (三)通过谈判提高工资标准 工会可以在罢工等手段的支持下,通过谈 判,与雇主达成提高工资标准的集体协 议。 五、工资差异的原因 (一)补偿性工资差异 (二)生产率工资差异 (三)非竞争性工资差异 (四)特殊的工资差异 第三节 利息理论 一、资本和利息 1.资本 (1)含义 所谓资本,是指为由经济制度本身 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