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2019年2月 SHUILI XUEBAO 第50卷 第2期
文章编号:0559-9350(2019)02-0242-10
基于温度效应的作物系数及蒸散量计算方法
1 2 2 1 2 2
王振龙 ,顾 南 ,吕海深 ,胡永胜 ,朱永华 ,杨 秒
(1. 淮河水利委员会 水利科学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00;2. 河海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准确估算作物蒸散量对于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为反映逐日需水量的动态
变化,考虑温度对作物生长状态的影响,采用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上限温度、下限温度)计算作物系数及蒸散
量,并对不同时间尺度上计算精度进行评价。利用五道沟水文实验站大型称重式蒸渗仪实验资料及气象资料,建
立了全生育期冬小麦和夏玉米蒸散量模型,结果表明:通过温度模拟冬小麦和夏玉米作物系数变化拟合度均较
高,相关系数均达0.80以上,平均绝对误差均约为0.10;不同时间尺度(1、3、5 d),蒸散量模型均具有良好的
预报能力,冬小麦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8、0.98,夏玉米为0.90、0.94、0.97。随着时间尺度
-1 -1 -1
由1d升至5d,冬小麦绝对误差由0.67mm·d 降至0.41 mm·d ,预报准确率(1mm·d )由73%升至90%,夏玉
-1 -1 -1
米绝对误差由0.94mm·d 降至0.37mm·d ,预报准确率(1mm·d )由67%升至90%,预报精度提高。
关键词:温度效应;作物系数;实际蒸散量;参考作物蒸散量;时间尺度;预报模型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43/ki.slxb
1 研究背景
农田实际蒸散量直接反映了作物的需水情况,确定准确的蒸散量对于制定灌溉计划、监测农田
旱情、提高水分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计算作物蒸散量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作物系数法。作物系数是实际作物蒸散量与参考作物
蒸散量的比值,综合反应了土壤与植被对蒸散量的影响。目前,作物系数一般由下述方法计算:一
[1-2]
是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方法 ,以常数或两常数间线性函数模拟作物系数;二是
[3-5]
基于生长性状指标计算所得,如作物覆盖度、株高、叶面积等 。这些指标1~4周测量1次。若需
反映逐日生长状态变化,常使用插值法计算逐日值。这两种方法均不利于反映逐日作物需水量的动
态变化,并且方法二在缺乏作物长势资料地区,难以使用。相关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
[6]
育的主导因素,作物生长性状均受温度影响。已有少数学者基于“积温学说”使用累积温度模拟作物
[7] [8]
系数,如李迎通过累积日均温 、梁文清通过活动积温 拟合作物系数变化过程。但这些计算方法多
是采用数值拟合形式,少有提出物理意义明确的计算模型。实则已有研究将逐日温度与作物生长模
[9-12] [9]
型相结合,模拟作物生长趋势变化 。因此,本文尝试结合黄冲平提出的温度效应模型 ,考虑三
基点温度(最适温度、上限温度、下限温度)对作物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在扬州排名第一.PPT
- 在线沟通对顾客网上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PDF
- 地下增层托换桩F柱置换节点薄弱区应力分析-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PDF
- 地下工程穿越既有道路设施技术规范-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DOC
- 在理化试验教学中-物理-江苏中小学教学研究室.PPT
- 在大陆不要轻易的吃面.DOC
- 地形作用1全球板块分布图褶曲板块挤压前板块挤压后地垒与地堑.DOC
- 地方履约能力建设项目调研工作-广东生态环境厅.PPT
- 地点2010年海峡两岸大学生冰雪之情冬令营具体活动日程六-逢甲大学.PPT
- 地热回灌技术要求.DOC
- 基于温度应力试验机的大坝混凝土抗裂性综合评价-东南大学学报.PDF
- 基于灰度的生物炭pH值与N和K离子吸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PDF
- 基于相对局部密度的三维节点调度算法-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DF
- 基于相似理论的超音速等离子体炬电热特性研究-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DOC
- 基于盾尾注浆施工的管片上浮理论分析-汉阳政.DOC
- 基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原子尺度下物质结构分析的技术和方法.PDF
- 基于磁性球形聚电解质刷制备可回收的银纳米催化剂-华东理工大学学报.PDF
- 基于相对密度和熵的混合属性聚类融合算法-计算机系统应用.PDF
- 基于能量消耗和负载均衡的异构网络基站开闭策略研究.PDF
-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白龙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Open.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