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迁移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资产组合设计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PDF

基于迁移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资产组合设计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8卷 第5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5)               2018年9月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农业经济】 基于迁移家庭资产选择行为的资产 组合设计研究 1 2 唐艺 ,周通平 (1.南京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210094;2.南京农业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210095) 摘  要:本文从设计心理学的动力角度对农村向城镇迁移的居民家庭(即迁移家庭)开展数据调查, 探究迁移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行为特征,及引起该行为特征的心理动力因素。 研究发现,迁移家庭 金融资产结构存在失衡,房产投资对其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有序的Logistic模 型实证分析表明,认知水平、投资心理、进入城镇的不同方式,以及社会保障对迁移家庭的金融资产 参与度有显著影响,认知水平较高的迁移家庭在金融资产选择上更加多元化,家庭决策者的投资心 理影响整个家庭对不同风险程度金融资产的选择,社会保障相对健全对迁移家庭而言有较大的推动 作用,从而更愿意主动迁移,因此,对金融资产的参与度更高。 关键词:迁移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资产组合设计;心理动力 - - -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7465(2018)05 0122 09 一、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当前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截至 2015 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7 亿人,城镇化率 56.1%。 在城镇化背景下,部分农村居民由于受到城镇更高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水平的吸引,或者是 获得稳定劳动关系和工作的需要,在拥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后主动向城镇迁移;也有部分农村居 民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拓展和政府征地等原因,在获得一定的征地补偿后被动向城镇迁移。 由农 村向城镇迁移的居民家庭在家庭收入提高、消费投资环境改善、家庭理财观念和消费投资心理 改变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持有的金融资产规模扩大,种类进一步多样化。 因此,本文拟对城镇化 背景下从农村迁移到城镇的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进行研究,以有助于引导迁移家庭合理 配置金融资产,提升资产保值增值能力。 本文所指的迁移家庭,为实际居住地由农村迁入城镇 的居民家庭,包括户籍迁入城镇和虽未迁入城镇但常住城镇的居民家庭。 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探讨。 部分研究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 选择行为特征予以关注。 周月书、刘茂彬研究指出,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存在明显的 [1] 生命周期特征 。 李丽芳等进一步强调户主年龄对家庭投资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的可能性以 [2] 及投资深度的影响为倒 U形 。 大多数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影响因 素上。 有学者认为,诸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财富水平等居民家庭特征属性因素都会对居 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产生影响。 尹志超研究发现,家庭资产的累积、家庭收入的增加、风险 [3] 偏好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将推动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并投资风险资产 。 王刚贞等也认为财富 - - 收稿日期:2018 01 18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设计原动力的研究与应用”(17CG212) - 作者简介:唐艺,女,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E mail:107096444@qq.com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