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7.杨修之死
1、知识能力目标
(1)能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用流利简洁的语言复述七个小故事;
(2)分析概括杨修、曹操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故事情节;
(2)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随着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仿佛回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豪杰。在本册课文中,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刘备。今天,让我们共同关注杨修的命运,杨修他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杨修之死》。
二简介人物,这篇课文的背景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历来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节选自“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三、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以下问题:
1★杨修之死的直接事件是什么?
鸡肋与退兵有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鸡肋事件,杨修会逃脱被杀的命运吗,为什么?
哪些事情看出杨修“数犯曹操之忌”?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它们拟个标题。
板书:
2关于杨修的死因,如果深入探究,有人说归之于杨修,有人推之于曹操,你持何观点?
四、小组竞赛,激发学习热情,激活探究思维
展开辩论
杨修之死,过在自己,终于招致杀身之祸(正方)
杨修之死,罪在曹操,处死杨修以消祸患(反方)
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在辩论的基础上,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师评议,并总结杨修之死的原因。
板书:
其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内因:因为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终于招致杀身之祸。
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明·李贽评《三国演义》
其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忌妒他的才能,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同学们请思考,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其三: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
外因: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还是他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大是大非和重大问题上不能与曹操保持一致,甚至离心离德。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杨修之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赏读课文,学习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学生总结本文写人的独特技法,明确:文中的七个事例各有完整的事件过程,具体刻画了曹操的忌才妒贤、虚伪狡诈、老谋深算、阴险残忍和杨修的恃才放旷。
一个人的性格,往往能从他所做的事表现出来。通过叙事,可以反映人物鲜明的性格,不过,叙事要做到选材集中、精当,从塑造人物、突出主题出发,精选最能体现事件深刻意义、人物思想品质的材料来写。在这一方面,本文堪称典范。
六、延伸拓展,联系实际,深刻反思
如何让“杨修之死”的悲剧不在我们身上发生?穿越时空,如果你是曹操身边一位重臣,是杨修的朋友,你会对杨修提出什么忠告?对曹操进一什么言?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对杨修来说:不可恃才傲物,做任何事情要审时度势,要学会韬光养晦,不可锋芒毕露。对曹操来说:一个想成就大事者,应有豁达的胸襟,不应妒贤忌才,不应鄙弃甚至打击那些才华外显、放旷直言之人,应有容忍别人独特个性、缺点的气量。
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应从杨修之死中明白些什么?
现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自利、惟我独尊的坏习惯。杨修才华横溢,因其才受曹操赏识,也因其才被曹操杀害。他的死因与其性格直接相关。我们从中应该学会如何谦逊做人,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才还要有德。懂得尊重和理解他人,避免狂妄自大、孤傲自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三国演义》中选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获得了许多感悟:历史的无情、政权相争的残酷、人性的丑陋、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有益信息,获得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三国演义》如甘露琼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翻译成了多国文字,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它给了人们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请大家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吧。
八、布置作业(课外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