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docxVIP

四川省成都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成都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Page \* MERGEFORMAT 12 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写景诗 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请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探 春 黄庶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1)“雪里犹能醉落梅”中的“醉”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描写和表现手法有何相似之处? (1)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2)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图。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黄梅时节家家雨”与本诗的哪一句相似,在表达上有何异同?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 (2)梅子黄时日日晴。都写得是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但所表述的天气与心情不同,“黄梅时节家家雨”表达了诗人等不到同伴的孤寂心情;“梅子黄时日日晴”表达了诗人与同伴游玩的愉悦心情。 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秋 江 道潜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咏物诗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题菊花 黄巢 飒飒①西风满院栽,蕊②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③,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释】①飒飒:形容风声。②蕊:花心儿。③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1)诗人写“蕊寒香冷”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衬托出菊花的形象。 (2)诗人借把菊花“报与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表现了诗人朴素的平等思想,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抱负。 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与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其“同工”之处。 (1)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2)都是先疑为雪,本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 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1)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且“秋后”与“清霜”重复。 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绿竹引 宋之问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妙年秉逃愿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1)首联中的“同一色”指的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说“何可一日无此君”?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 (1)潭水和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