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生态环境学报.PDF

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生态环境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2): 225-230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mail: editor@ 施氮水平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 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1 1 2 1 3 1* 马银丽 ,吉艳芝 ,李鑫 ,张琳 ,巨晓棠 ,张丽娟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2. 辉得昌远东有限公司,北京 100098 ;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94 ;4. 河北农业大学邸洪杰土壤与环境实验室,河北 保定 071001 摘要:试验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eaus)-夏玉米(Zea mays Linneaus)轮作体系在不 同施氮水平下农田氨挥发和N O 排放。结果表明:冬小麦季和夏玉米季的氨挥发速率与N O 排放通量呈现出季节性动态变 2 2 化,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均在施肥后第2~3 天出现峰值。玉米季氨挥发量和N2O 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分别占整 个轮作周期气态损失的53.5%~68.9%和54.7%~82.3%。轮作体系中氨挥发净损失量(以N 计)为4.28~31.31 kg·hm-2 ,占施 氮量的3.17%~5.80% ;N2O 净排放损失量(以N 计)为50.95~1051.03 g·hm-2 ,占施氮量的比例为0.04%~0.23%。因此,施 氮量是影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气态损失重要因素,且夏玉米季是控制控制气态损失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施氮水平;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氨挥发;氧化亚氮排放 中图分类号:S1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 (2012 )02-0225-06 NH 和N O 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温室气体, 中,氨挥发占氮素支出的27%[12] ,优化施肥处理可 3 2 [1] [13] 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N2O 和NO 的重要排放源 。 以使氨挥发损失量降幅达66.2% 。王秀斌研究发 表施尿素后50%的氮素以氨气形式进入大气[2] ,7% 现,N2O 排放量均随施肥量减少而降低,玉米季土 以氧化亚氮形式排放[3] ,来自于农业的NH3 在大气 壤N2O 排放量均高于小麦季;小麦季习惯施氮处理 中可被进一步氧化为 NOx 破坏臭氧层并导致全球 的N2O 排放量是优化施氮处理的 1.67 倍,玉米季 变暖[4]。2009 年,Kurt Möller 等试验发现,德国农 为2.00 倍[14]。叶欣等研究结果显示,全生育期内的 [15] 业系统排放的氧化亚氮和氨占施氮量的 67.4%和 N2O 平均排放量以玉米田最高 。以往的研究主要 95.4%[5]。我国农田氮素的气态损失量约占氮肥用量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单季作物的氨挥发 的 45%[6] ,我国学者通过对稻(Oryza sativa 或N2O 排放进行探讨,缺乏对整个轮作体系氮肥气 Linneaus)/麦(Triti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