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物医学应用.PDF

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物医学应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纳米科技系列会议 纳米安全性: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生物医学应用 —化学、生物、医学、毒理学、环境科学、物理学与纳米科学交叉的新机遇 时间:2007 年1 月24-26 日 地点:北京,九华山庄 会议主办单位: 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 会议协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毒理学会 会议承办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 联合承办 会议指导委员会: 指导委员会主席:白春礼 院 士 (中国科学院) 朱道本 院 士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解思深 院 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刘元方 院 士 (北京大学) 强伯勤 院 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 饶子和 院 士 (天津大学) 叶朝辉 院 士 (武汉物理数学所) 陈和生 院 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侯建国 院 士 (中国科技大学) 洪茂椿 院 士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 张先恩 研究员 (国家科学技术部) 汲培文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物理学部) 梁文平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 杜生明 研究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 万立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 朱 星 教 授 (北京大学) 江桂斌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一、 会议背景和宗旨 为了抢占21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世界各国纷纷实施优先发展纳米 科技的国家战略。纳米科技的重要基础之一是人造纳米结构以及纳米材料。2006 年2 月统计,纳米科技发展迅猛,纳米材料已经应用在近千种消费产品中,来提 高原有的功能或获得优异的新功能,包括工业、农业、食品、生活日用品、医药 等领域。因此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纷纷投入巨资发展纳米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的 技术进步。随着各国政府纷纷组织实施系统深入的大规模的纳米科技发展计划、 抢占先机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也积极推进纳米科技的发展,作为中国纳米科技 的研究成果之一,国际SCI 论文数量已经率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达到世界第二 位,仅次于美国。 但是,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巨大比表面积等,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 物理化学性质。在进入生命体和环境以后,它们与生命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 特性和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相同的常规物质有很大不同。也许大部分纳米材料对 人体和自然环境无害,但是,由于纳米材料和纳米粒子的大小与DNA ,蛋白质, 病毒以及生物分子的尺寸相当,某些纳米粒子及纳米产品可能包含人类尚未充分 了解的全新污染物或生物与环境作用机理,特别是那些与人体和生命直接相关的 材料,错误地使用可能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利影响。 2005 年12 月7-9 日,美国政府以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 ”的名义, 召集世界各国政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了“人造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圆桌 会议。除了 OECD 所有成员国政府以外,会议受到美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 包括国务院在内有26 个部委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如何采取措施,保障“人造 纳米材料的安全性问题”,当天的Science (310, 1609, 2005)杂志立即进行了报道。 在美国“纳米安全”听证会上,国会建议政府把目前每年 3900 万增加到 1 亿美元,建立“国家纳米技术毒理学计划(National Nanotechnology Toxicology Initiative )”。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协调办公室主任 Clayton Teague 宣布,“联邦政 府决定优先支持纳米毒理学研究”。英国皇家学会与日本科学协会发表声明:“开 展人造纳米颗粒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研究,十分迫切”。2005 年后半年,欧 美各国除了急剧增加研究经费以外,在国家层面上,6 个月之内对“纳米安全性 问题”采取了12 次紧急行动, 2006 年, 欧美日召开了12 次相关会议,在政府层 面上大力部署对纳米材料的生物与环境的可能影响的研究和管理。2006 年9 月,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在巴黎召开专家会议,专门起草了“纳米技术与环境安全” 报告,提交联合国有关部门。此问题的紧迫性,可见一斑。纳米材料可能产生新 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新的焦点:如何科学地、负责任发展 纳米科技,趋利避害,已经成为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