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培元中学 徐明 赫鲁晓夫改革 一 1.背景 (1)二战后, 弊端日益暴露。 (2)农业全盘集体化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内容 (1)农业方面: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 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牲畜;开垦荒地;开 展 运动;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方面:下放部分企业管理权;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 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斯大林体制 种植玉米 (1)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一定成效。 (2)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 局部改革。 (3)在改革目标上,不切实际和盲目,最终失败。 3.评价 勃列日涅夫改革 二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苏联当时的混乱。 2.内容 (1)农业领域: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 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价值规律 (1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与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3.评价 思维发散 勃列日涅夫改革,使苏联军事实力增强,而此时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现象并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而美国处于劣势,这对中美关系的改善产生极大影响,这一阶段美苏争霸形成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三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上台。 (2)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发展战略”。 (1)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2)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年苏联解体。 3.评价 (1)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把重点放在 。 (2)政治领域:后期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2.内容 重工业 1991 图示总结 苏俄(联)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 时间 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1971~1975年 7.4% 0.8% 1976~1980年 4.4% 1.9% 1982年 2.8% 1%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