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清華簡《周公之琴舞》樂制探微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王志平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出版後,備受大家矚目。許多簡文辭義古奧,耐人尋味,深深吸引和激發了學術界的科研興趣。例如,其中的《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等篇,就對我們深入了解先秦的“毖”這種特殊文體,具有啓聵發蒙的作用。尤其是《周公之琴舞》一篇,就向大家呈現了某些西周樂舞的具體形式和内容,為我們進一步探討相關樂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的研究素材。在整理者的基礎上,我們也有一些淺見,玆不揣鄙陋,姑傚野人負曝獻芹。
一、“九絉”
《周公之琴舞》中有兩處提到“九絉”(釋文盡量用通行字):
周公作《多士敬(儆)怭(毖)》,琴舞九絉。元内啓曰:……。成王作《敬(儆)怭(毖)》,琴舞九絉。元内啓曰:……。亂曰:……。
整理者云:
《周公之琴舞》首列周公詩,只有四句,是對多士的儆戒,應當是一首頌詩的開頭部分。接下來是成王所作以儆戒為主要内容的一組九篇詩作,其中第一篇即今本《周頌》的《敬之》,據此句可知這些詩肯定是《周頌》的一部分。周公之頌與成王所作其他八篇今本都已失傳。九篇詩簡文稱爲“九絉”,讀為“九卒”或“九遂”,義同文獻中的“九成”,孔穎達疏《書·益稷》“簫韶九成”云:“鄭云:‘成猶終也。’每曲一終,必變更奏,故《經》言九成,《傳》言九奏,《周禮》謂之九變,其實一也。”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第132頁,中西書局,2012年。
又注[二]云:
絉,字見《玉篇》:“繩也。”簡文中讀為“卒”或“遂”。《爾雅·釋詁》:“卒,終也。”“九絉”義同“九終”、“九奏”等,指行禮奏樂九曲。《逸周書·世俘》“籥人九終”,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九終,九成也。”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叁)》下冊第134——135頁。
整理者把“九絉”與“九終”、“九奏”聯係起來,想法也是很好的。但是傳世文獻中未見“九卒”或“九遂”之說,所以不能使人完全信服。此其一。其二,更主要的是,依照整理者所釋,“周公詩,只有四句”,僅一章如何能有“九終”、“九成”或“九奏”呢? 章與終、成的關係參見王志平《清华简〈耆夜〉中与音乐有关的术语“终”
章與終、成的關係參見王志平《清华简〈耆夜〉中与音乐有关的术语“终”》,《楚简楚文化与先秦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待刊)。
我們認爲,想要正確理解簡文中的“九絉”,僅僅局限於常規的字詞訓釋遠遠不夠,還必須牢牢把握“琴舞”的樂制性質進行全方位考察,否則歧路亡羊,迷途難返。因此極有必要從樂制入手繼續深入探討,重新解讀簡文中的“九絉”。
“絉”字從糸朮聲,我們懷疑當讀為“肆”。金文“肆”字多從聿得聲, 李學勤《釋〈性情論〉簡“逸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2期。如《郘鐘》:“大鐘八聿(肆)”(集成1.225——237)、《洹子孟姜壺》:“鼓鐘一銉(肆)”(集成15.9729——9730) 李學勤先生從類型學角度分析壺的器形,認爲壺銘中的“洹子孟姜”是春秋早期的魯桓公夫人文姜,疑是。參見李學勤《齊侯壺的年代與史事》,《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2期。等等。“聿”、“朮”可以通假。《詩·大雅·文王》:“聿脩厥德。”《漢書·東平思王宇傳》引“聿”作“述”,《後漢書·東平思王傳》、《宦者呂強傳》引“聿”作
李學勤《釋〈性情論〉簡“逸蕩”》,《故宮博物院院刊》2002年2期。
李學勤先生從類型學角度分析壺的器形,認爲壺銘中的“洹子孟姜”是春秋早期的魯桓公夫人文姜,疑是。參見李學勤《齊侯壺的年代與史事》,《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2期。
《玉篇·長部》:“肆,列也。”文獻中多指樂懸。《周禮·春官·小胥》:“凡縣鍾磬,半為堵,全為肆。”鄭玄注:“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左傳·襄公十一年》:“歌鐘二肆,及其鎛磬,女樂二八。”杜預注:“肆,列也。縣鐘十六為一肆,二肆三十二枚。”《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一》:“鐘鼓成肆,干戚成舞。”
用於樂舞者,今多通用八佾之“佾”字。張振林先生認爲:“西周春秋時期,宗彜、鐘鼓、舞者的集合單位詞,從語言學角度考察應該讀‘逸’或‘肄’(余母質部),共同的意義為列;從文字學考察,從‘聿’從得聲的‘’、‘肄’、‘佾’等字皆同音。故銅器銘文稱‘一肆’者,不讀sì而讀yì。” 陳雙新《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第25頁引張振林說,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張說除了最後一句關於讀音的問題之外,其餘我們基本贊同。
陳雙新《兩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第25頁引張振林說,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佾”為以母質部字,“肆”字有心母、以母兩讀,其一與“佾”同音。《論語·八佾》:“八佾舞於庭。”注引马融曰:“佾,列也。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八人为列,八八六十四人。鲁以周公故受王者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牦牛肉食用方法.pdf VIP
- 2025年危化品停车场安全预评价报告样本 .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四年级英语单词大比拼训练.doc VIP
- 石油公司业务系统集成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V.doc VIP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评价表.docx VIP
- 专题16 阅读理解之主旨大意题(题型与策略)(解析版)-2025年暑假新七年级英语衔接学习与能力提升专练(通用版).docx
- 财务三大报表(带公式).xls VIP
-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儿童贫血相关疾病诊治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