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GB/T ××××—××××
GB/T ××××—××××
PAGE
PAGE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实施
××××-××-××发布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铋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tungsten
——Determination of stibonium content
Hydride reductio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ic method
(讨论稿)
GB/T 4324.X—201×
代替GB/T 4324.2-19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ICS 77.120.99
H 14
GB/T 4324.5—201×
GB/T 4324. ×—201×
Ⅱ
PAGE 4
前 言
GB/T 4324-201X《钨化学分析方法》分为30部分:
GB/T 4324.1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铅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镉量的测定
GB/T 4324.2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铋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24.3 钨化学分析方法 锡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24.4 钨化学分析方法 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24.5 钨化学分析方法 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24.6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铁量的测定
GB/T 4324.7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钴量的测定
GB/T 4324.8 钨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
GB/T 4324.9 钨化学分析方法 镍量的测定
GB/T 4324.10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GB/T 4324.11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铝量的测定
GB/T 4324.12 钨化学分析方法 硅量的测定
GB/T 4324.13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
GB/T 4324.14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钙量的测定
GB/T 4324.15 钨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GB/T 4324.16 钨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GB/T 4324.17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钠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24.18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钾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324.19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钛量的测定
GB/T 4324.20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钒量的测定
GB/T 4324.21 钨化学分析方法 铬量的测定
GB/T 4324.22 钨化学分析方法 锰量的测定
GB/T 4324.24 钨化学分析方法 磷量的测定
GB/T 4324.25 钨化学分析方法 氧量的测定
GB/T 4324.26 钨化学分析方法 氮量的测定
GB/T 4324.27 钨化学分析方法 碳量的测定
GB/T 4324.28 钨化学分析方法 钼量的测定
GB/T 4324.29 钨化学分析方法 氯化残渣量的测定
GB/T 4324.30 钨化学分析方法 灼烧损失量的测定
本部分为GB/T 4324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4324.2-1984《钨化学分析方法 碘化钾—马钱子碱光度法测定铋量》
本部分与GB/T 4324.2-19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测定方法由原来的用碘化钾—马钱子碱光度法改为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GB/T4324.2-1984标准的适用范围中增加了蓝钨、紫钨、碳化钨、偏钨酸铵,测定范围由“0.00008%~0.0040%”改为“0.00003%~0.020%”;
——为保证样品适用不同溶解方法,在“试样”中对细、中、粗颗粒碳化钨的平均粒度作了界定;
——将“测定次数”中“三次”改为“两次”;
——增加了蓝钨、紫钨、碳化钨、偏钨酸铵的溶样方法;
——增加了前言、精密度及质量保证和控制内容,并对标准格式进行了编辑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由 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杜方才、王璇、欧阳子菁。
本部分主要验证人:。
本部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324.2-1984
G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