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太子湾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观景平台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附件一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太子湾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观景平台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6 附件一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太子湾片区综合开发项目观景平台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头半岛东南部,深圳湾内北部的蛇口太子湾片区,在建邮轮母港陆域用地的东侧,即蛇口客运码头区北侧的圆弧段生活岸线外侧,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太子湾片区综合开发项目邮轮母港工程生活景观岸线的一部分。 后方陆域场地最终设计标高为4.1m,根据计算观景平台标高定为3.0m。根据总平面布置形态,观景平台采用高桩平台结构,平台宽度约48~60m,水域布置主尺度为长度约272m,总投资4872万元。平台采用全直桩高桩梁板式结构,每榀排架布置4根φ1200mm预应力砼大管桩,排架间距6m。上部结构采用现浇横梁,预制安装纵梁,现浇面板叠合景观木格栅板等结构。 本项目用海类型为构筑物用海中的透水构筑物用海和围海用海中的港池用海,占用海域面积约1.7633公顷,其中,透水建筑物用海面积为1.6664公顷;港池用海面积为0.0969公顷,占用岸线300.44m。 2、工程分析 本项目对周围海域产生影响的主要环节是观景平台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沙、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固体废物对工程附近海域水质、沉积物环境、海洋生物及工程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本工程平台采用全直桩高桩梁板式结构,平台工程施工过程中,沉桩时对海底底质的扰动将造成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增高。本项目共布置140根φ1200mm预应力砼大管桩,L=36m。桩基占用海域面积为0.62×3.14×140=158.26m2。由于本工程无疏浚和填海造陆活动,且施工期短,高桩施工造成水体中SS增量微小,基本不造成水质污染。因此,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悬浮物基本不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机械含油污水。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按50人计,施工人员只有简单的饮水、洗手、如厕等用水需求,洗浴、用餐等均不在港区,因此,生活污水发生量很少,按照生活污水每人每天40L计,估算施工期间港区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m3/d,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5m3/d(施工船舶按照4艘计),施工机械冲洗油污水产生量1m3/d,船舶油污水发生量约为20m3/d。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建筑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发生系数按1.0 kg/人.天,施工人员按50 人计,施工期每天垃圾发生量约为150kg(其中建筑垃圾0.1t)。固体废物储存到一定量后交给协议单位外运处理。 本项目为观景平台,营运期间平台自身不会产生污染物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营运期建设项目污水和固废主要来源于游客的观景活动,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本项目拟设立免冲洗环保型厕所,将污水集中回收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后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固废通过设立垃圾收集点统一收集。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水质现状 监测海区水质评价因子包括DO、COD、石油类、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监测海区水质要素中大部分监测因子均符合第四类水质标准,而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等营养盐数值较高,绝大多数均超过第四类海水标准,COD部分站位超标。监测海区水质中汞、砷、铜、铅、锌和镉的含量均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 (2)沉积物现状 监测海区沉积物评价因子包括有机碳、油类、汞、砷、铬、铜、铅、锌和镉。监测海区Z3,Z5,Z8站位沉积物中有机碳、石油类、汞、砷、铬、铜、铅、锌和镉含量均符合第三类沉积物标准,Z1站位各项含量均符合第二类沉积物标准。从标准指数来看,各项污染物的标准指数均低于0.50。总体来看,监测海区沉积物环境一般。 (3)生物现状 监测海区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4.05 mg/m3;初级生产力水平平均值为129.55 mg?C/m2?d。监测海区浮游植物密度分布范围在260.60×104 cells/m3~4967.65×104 cells/m3之间,平均为2518.12×104 cells/m3,浮游动物水域平均栖息密度为378.45 ind?m-3,生物量平均值高达1149.92 mg?m-3;底栖生物调查的平均生物量为60.84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208 ind./m2,生物量的组成以软体动物占优势,其次为多毛类动物。栖息密度方面,最高为多毛类动物,其次为软体动物。监测海区游泳生物的优势种为红狼牙鰕虎鱼、近缘新对虾、日本蟳、脊尾白虾、凤鲚、皮氏叫姑鱼、丽叶鲹、口虾蛄这8种。 主要采集鱼类样品中,样品中的重金属和石油烃含量均低于标准值,符合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要求。主要采集甲壳类样品中,样品中的重金属和石油烃含量均低于标准值,符合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要求。所采集的贝类样品中,近江牡蛎样品中镉、铜、铅和砷超过《海洋生物质量》第二类标准值。所采集的软体类样品中,样品中的重金属和石油烃含量均低于标准值,符合海洋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