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 面 范 例 1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博 士 后 研 究 工 作 报 告
标题
—副标题
姓 名
工作完成日期 2004年2月—2006年2月
报告提交日期 2006年4月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广州)
2006年4月
题名页范例2
中文标题
—中文副标题
英文标题
—英文副标题
博 士 后 姓 名 XXXX
流动站(一级学科)名称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物学
专 业(二级学科)名称 植物学
研究工作起始时间 2004年4月28日
研究工作期满时间 2006年4月11日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州)
2006年6月
范 例 3
内 容 摘 要
XXXX
关键词:XXXX(3-5个)
范 例 4
Abstract
XXXXX
Keywords: XXXX
范 例 5
目 次
1 材料动态断裂研究概述……………………………………………1
1.1 前言………………………………………………………………………3
1.2 材料断裂的微观机制……………………………………………………7
1.2.1 微损伤的形核………………………………………………………7
1.2.2 微损伤的增长………………………………………………………12
1.2.3 微损伤的聚合………………………………………………………13
1.2.4 材料的微结构和工艺处理对损伤的影响…………………………14
1.3 静态损伤理论……………………………………………………………14
1.3.1 概况…………………………………………………………………14
1.3.2 延性细观损伤模型…………………………………………………17
1.3.3 脆性细观损伤模型…………………………………………………20
1.3.4 非平衡统计断裂力学………………………………………………24
1.4 动态损伤理论……………………………………………………………25
1.4.1 概况…………………………………………………………………25
1.4.2 Grady层裂模型……………………………………………………27
1.4.3 Perzyna过应力损伤模型……………………………………………29
1.4.4 NAG统计断裂力学模型……………………………………………30
1.4.5 微损伤系统演化统计模型…………………………………………33
1.4.6 延性动态断裂细观分析模型………………………………………36
1.4.7 其它模型……………………………………………………………38
1.5 本文工作简介……………………………………………………………39
1.5.1 延性和脆性动态断裂理论模型的建立……………………………39
1.5.2 材料动态断裂实验研究……………………………………………41
1.5.3 层裂破坏数值模型…………………………………………………41
1.6 评 述……………………………………………………………………41
2 金属材料动态断裂实验研究………………………………………51
2.1 前言………………………………………………………………………51
2.2 层裂实验…………………………………………………………………52
2.3 损伤的显微观察及分析…………………………………………………83
3 延性动态断裂模型…………………………………………………83
3.1 前言………………………………………………………………………83
3.2 孔洞的形核………………………………………………………………84
3.3 动态拉伸应力作用下的孔洞演化………………………………………86
3.3.1 孔洞动态增长和压缩关系…………………………………………86
3.3.2 孔洞准静态增长和压缩关系………………………………………93
3.3.3 关于基体塑性不可压假设…………………………………………94
3.4 一般应力作用下的孔洞演化……………………………………………96
3.5 温度效应对孔洞动态演化的影响………………………………………98
3.5.1 与温度相关的孔洞演化方程………………………………………98
3.5.2 模型的数值分析…………………………………………………100
3.6 讨论及结论……………………………………………………………102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