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过数据分析能得出什么结论?你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你猜想,实验继续下去,数据会有怎么变化的趋势?你这样猜想的理由是什么? 1.试题情景创设生活化。 2.命题立意是直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分析和应用能力、科学推理能力、用正确的学科术语表达解释生活现象的本质的能力,避免死记硬背考知识和传统套路模式,具有创新性。 考查热学知识性的传统试题:小明从冰箱里拿出一袋汤圆拆装解冻,他发现解冻时的汤圆身上有一层霜,这层霜是由于汤圆周围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3.数据来源真实。为验证此试题数据真伪,专门分两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经检验数据真实。 4.设问体现一定探究性和开放性。学生答题能体现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语言表达是否严谨科学,是否具有一定生活经验和逻辑推理能力,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这样的物理试题,由对科学知识的再现向深层智力活动进行测量与评价的转变,不仅有利于选拔人才,对物理教学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有利于引导物理教学从单纯传授知识、技能,转向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理解科学的本质。对于促进物理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养提升”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途径二:联系生活,考查“科学思维” 预防近视、珍爱光明。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睛为什么能看到物体呢?晶状体在这里起很重要作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抓住晶状体 的主要因素,忽略掉 等次要因素,建构 模型就能解释很多眼睛看到物体的问题。 有两种合金,A 密度为 8.27×103 kg /m3,B密度为 8.29×103 kg /m3。现有一质量精确等于 100 g 的金属块,为鉴别究竟是A 还是B,某同学想,只要测出它的体积便可算出密度。于是,把它投入右图盛有水的量筒中(单位为毫升),根据水面升高的位置来判别它的物质种类。 (1)这种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实际体积、计算密度,从而进行鉴别的思路是否正确? (2)该同学能否鉴别出该金属块的合金种类?为什么?(提示:计算它的体积) 100 200 500 400 300 mL 知识:1. 密度的意义和计算公式 2.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3. 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 4. 关于测量、读数的知识 能力:1. 评估探究的方法 2. 科学思维之质疑能力 答案:(1)该思路是正确的; (2)无法鉴别,因为该量筒的分度值太大,无法测出两个合金的体积之差(0.03mL)。 100 200 500 400 300 mL 途径三:立意能力,考查“科学探究” 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图,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 cm. (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 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 距离.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科学探究实验 , 在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中 ,本实验要让学生经历 猜想和假设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和评估等五个要素 ,重点突出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和评估这四个环节。 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个,为了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利用一个量程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的步骤、可能的现象和结论。 能力:1. 经历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过程 2.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及所需的器材 知识: 1.二力平衡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答案: (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2; (3)若F1 F2,则木块下表面更粗糙,若F2 F1,则铁块下表面更粗糙,若F1= F2,则木块和铁块下表面一样粗糙。 方法:1.控制变量 2.分析推理 途径四:立足意识,考查“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龙岩市某校初二(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角X射线散射法测定超滤膜孔径.pdf
- 小麦冬前管理技术要点.ppt
- 小麦苗粉和大麦苗粉.doc
- 小鼠净化协议.doc
- 小麦补贴政策实施情况.doc
- 小鼠α骨胶原交联αCTxELISA检测试剂盒.pdf
- 小鼠嗅鞘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免疫细胞化学特性.pdf
- 少年家务助理评选环节方案.doc
- 少儿发展专项资金及国产动画.doc
-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对髓鞘修复的影响.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