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2
- -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项目名称
原创分液冷凝节能降耗技术及其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
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陈颖(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一完成人、项目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技术体系和组织;建立了气液分离模型,发现了联箱中气液分液的规律,对系统进行优化。)
2.罗向龙(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二完成人。建立分液冷凝器全工况优化模型;优化分液冷凝器管程,实现“管程—联箱—分液小孔”的一体化设计。)
3.段远源(教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第三完成人。重点研究了分液冷凝原理,总结了“汽液分离冷凝技术”对提升冷凝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4.杨震(副教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第四完成人。研究了管内高干度下薄液膜或液珠的高效冷凝形式,从机理上解释了分液冷凝强化换热的原因。)
5.丁小江(高级工程师、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第五完成人。对分液冷凝热泵热水系统进行了匹配,获得了热泵热水系统的匹配规律,实现了能效等级提升,成功将分液冷凝技术应用于热泵热水系统。)
6.莫松平(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六完成人。研究了实现气液分离的结构,获得了气液分离结构的设计原理。)
7.陈健勇(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七完成人。研究了分液冷凝器的性能,获得了不同管程对其冷凝换热系数和压降的影响规律,对分液冷凝的管内换热和压降的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改进。)
8.施永康(工程师、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第八完成人。对微通道分液冷凝器的结构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对分液冷凝器在热泵热水器的设计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9.邓卫明(会计师、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第九完成人。对分液冷凝设备进行经济性评估,推广了分液冷凝技术。)
项目简介
本项目归属轻工纺织与食品专业领域。
节能是我国优先发展的能源战略,提升热力系统效率是降低行业能耗的重要举措,换热过程是影响热力系统能耗的核心环节,强化换热是关键节能技术。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27.8%,城镇建筑热水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7%,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20%~30%,其产品能效对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能耗水平有重要影响。提高能效是降低热泵/空调能耗最有效措施,关键在于提升换热设备的热力性能,其中冷凝器是核心设备之一。目前国内外提高冷凝换热系数主要采用强化换热管或小径管,但同时流阻会增大;多管程布置是降低流阻的有效手段,但换热系数也随之减小。换热系数增大与流动阻力降低一直被公认为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实现增大换热系数和降低流阻是一个颠覆行业传统观念的难题。
近10年来,项目组在NSFC-广东联合基金项目、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支持下,挑战“强化传热同时降低压降”这一国内外技术难题,提出了分液冷凝强化传热原创思想,形成了一套气液分离、分液冷凝器设计与优化及其系统集成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
1 提出基于“短管冷凝、段间气液分离、全程近等速流动”等多措施的原创分液冷凝强化换热思想,揭示其传热机理和调控规律,为分液冷凝器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2 发现“联箱-多孔隔板”气液分离机制,建立漏液速率和气液分离效率等随工况与联箱结构变化的模型,提出“滚压定位”的联箱-隔板装配工艺,解决了一体化“联箱-隔板”关键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艺难题;
3 创新分液冷凝器构型,开发出微通道和常规通道管翅式分液冷凝器的管程优化软件,提出基于系统全局优化的分液冷凝器的整体设计方法,证实微通道分液冷凝器在大流率下可实现“同时增大换热系数和降低流动阻力”,解决了分液冷凝技术设备化的技术难题;
4 形成分液冷凝热泵/制冷系统匹配技术,研发出分液冷凝热泵热水器和分液冷凝空调器,证实了分液冷凝系统的节能优势。经广州威凯检测中心检测,分液冷凝热泵热水器在冷凝面积减少23.5%下,实现COP提升1个等级;分液冷凝空调器可在冷凝器换热面积减少29%,达到与原机相当的能效比和制冷能力;或者在相同冷凝面积下提升1级能效等级。
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期刊论文27篇(SCI收录17篇)。该技术在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应用于热泵热水器产品,并推广应用于多家企业的核心产品,近三年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10亿元人民币。
经广东省科技评估协会组织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成果属于原始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论文1:Comparative performance of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with dif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大单元整体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docx
- 入党志愿书空白表格_1831893502精品.doc VIP
- 三一汽车起重机STC1000C7-1_产品手册用户使用说明书技术参数图解图示电子版.pdf VIP
- 2025-2026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真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中语文专题一沁园春长沙学案苏教版.doc VIP
- 《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4)》解读-.pptx VIP
- 门式钢架房屋技术规程2002.pdf
- 《2校园的树木我修剪》(教案)人民版劳动技术七年级上册.docx
- 报价单模板模板.docx VIP
- 意外事故调查表(标准范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