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的变色薄膜制备及其电子辐照剂量学研究.pdf

基于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的变色薄膜制备及其电子辐照剂量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37 卷 第 2 期 核 技 术 Vol.37, No.2 2014 年 2 月 NUCLEAR TECHNIQUES February 2014 基于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的变色薄膜制备 及其电子辐照剂量学研究 徐雪春 1,2 魏 昇 1 辛 勇 1 李翠红 1 李 欢 1 林理彬 2 1 (南昌大学理学院 南昌 330031 ) 2 (四川大学辐射物理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64 ) 摘要 以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和乙烯醇缩聚物为原料制备了固体薄膜,经电子束辐照后,由无色透明逐渐 变为绿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其主吸收峰位于 626 nm 处,吸光度响应与辐照剂量在 5–50 kGy 范围内近 似呈线性关系。同时还研究了电子能量、剂量率、分次辐照、后辐照效应和辐照温度等因素对薄膜剂量响应 的影响。 关键词 辐射变色,电子辐照,剂量学 中图分类号 TL818 DOI: 10.11889/j.0253-3219.2014.hjs.37.020205 1 实验步骤 随着电子加速器在放射医疗和辐射工业中的广 泛应用,要求电子辐射剂量计具有重复性好、稳定 1.1 样品制备 性好、准确性好、体积小、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 制备变色薄膜的原料采用乙烯醇缩聚物(航空 辐射变色薄膜(Radiochromic film, RCF)是一种利用 级)和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分析纯)。将二者以 化合物辐射显色效应来测量辐射剂量的有机固体薄 既定比例溶解在无水乙醇中,然后吹膜制成无色透 膜,适合作为高质量辐射剂量计,检测电子辐射场 明的固体薄膜。薄膜厚度为(125.0±5.0) μm 。通常薄 的辐射剂量[1−2] 。辐射变色薄膜相关研究一直是辐射 膜吸光度响应与膜厚成正比,膜厚的偏差会引起吸 剂量学的热点。19 世纪中叶,Niepce[3]在不饱和羟 光度响应的不确定度约为 4.0% 。另外薄膜在使用前 聚合物受辐射发生交联反应时首次发现了辐射显色 后均避光保存。 效应。1973 年,Bishop 等[4]报道了聚环苯乙烯化合 物的辐射变色性质。1981 年,Mclaughlin 等[5]研究 1.2 电子束辐照 了氰化物隐色染料辐射变色的自由基反应原理,之 辐照实验在成都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 JJ-2 型 后又报道了含聚丁二炔的聚酯薄膜的辐射变色反 电子静电加速器(上海先锋电机厂)进行。加速器 应[6−7] 。Butson 等[8−9]深入研究了多种变色薄膜的剂 工作参数:工作电压 2 MV、电子束流强度 150 A 、 量学性质。这些变色薄膜在响应剂量范围、空间分 电压稳定度好于 10%。以聚苯乙烯剂量计标定电子 辨率和稳定性等方面各有优劣。 辐射场的剂量。辐照室的相对湿度为(50±5)% 。在 本研究采用多芳氨基甲烷类化合物和乙烯醇缩 辐照剂量(1.0−100.0 kGy) 、电子束能量(1.0−2.4 聚物制备了一种透明固体薄膜。利用 JJ-2 型电子静 MeV) 、剂量率(0.10−0.50 kGy·s−1)和辐照样品室温 电加速器对其进行辐照,观察其变色特性及可见光 度(0−50 ºC)等不同条件下进行电子辐照。 区的吸收光谱,分析了吸光度与辐照剂量的响应关 系及线性响应的剂量范围。同时研究了电子能量、 1.3 光谱分析 剂量率、分次辐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