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夏效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DOC

夏效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科研创新团队认定与支持申请书 团 队 名 称:食品微生物安全创新团队 团队带头人:夏效东 依 托 单 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公章) 联 系 电 话: 电 子 邮 件: xdxia@nwsuaf.edu.cn 申 报 日 期: 2016年1月5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二〇一六年制 填写说明及要求 一、所涉及的科研项目、成果奖励、发明专利、品种、学术著作、学术论文等均需将所有参加人或完成人按顺序全部列出。仅填写团队成员间有相互参与的内容。 二、文字说明的内容,要条理清楚、内容详实,言简意赅。 三、表中注明“签字”的地方,必须是亲笔签字,不得打印。 四、《申请书》统一使用拟定的空白表式样,用A3复印纸双面套印,骑缝装订。 五、《申请书》内容请用五号宋体填写,栏目内容较多,样表框格填写不下的,可扩展表格大小,但应当以“整页设计”为原则。 六、《申请书》文本一式10份,由团队带头人审核并签字,依托学院(系、部、所)盖章后,报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HYPERLINK mailto: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kyc@nwsuaf.edu.cn 同时将电子版发送至keyanchu@nwsuaf.edu.cn。 PAGE 17 PAGE \* MERGEFORMAT16 一、基本信息 团队名称 食品微生物安全创新团队 所在学科 食品科学(填写一级学科) 依托科研基地 团队 带头 人 姓 名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1.8 学 位 博士 职 称 教授 专业或专长 食品安全与营养 学术兼职 团 队 成 员 基 本 情 况 总人数 职称结构 学历结构 教授 副教授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学士 1 3 4 姓 名 年龄 职称/学位 研究方向 在团队中 的作用 所在单位 本人 签字 杨保伟 41 副教授 食品微生物 负责实验室的管理运行,科研方面集中在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机制探索 食品学院 王新 42 副教授 食品微生物 研究生物膜形成机理研究,同时负责同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建立合作 食品学院 彭晓丽 33 副教授 食品毒理学 负责微生物毒素毒理方面以及农产品保鲜方面研究 食品学院 二、团队带头人简介 简述近5年(2011-2015年)主要科研工作情况、取得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对团队的贡献等(限500字)。 近五年,团队带头人夏效东教授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内勤奋工作,主持1项国家自然基金和1项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同时主持两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在本领域相关期刊上发表近40篇SCI学术论文,在食源性致病菌领域和植物化学物质抗菌研究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主要的科研情况如下: (1)挖掘天然活性物质的抗菌功能,探索活性成分的抑菌机理,从而为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以及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新的途径。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一定抑菌潜力的植物化学物质(如石榴皮中的单宁类物质,葡萄中的花青素及苹果渣中的绿原酸等)进行抑菌实验,同时结合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对抑菌效果进行证实并对抑菌的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开展的实验有石榴皮提取物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安石榴苷抗沙门氏菌感染的效应及机制研究、绿原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致病性的影响和葡萄皮花色苷对几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等。 (2)应用天然活性物质对果蔬进行防腐保鲜,为减少果蔬腐烂,开发绿色安全的防腐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以莴苣为试材,重点研究了冷藏过程中大蒜素对鲜切莴苣的感官品质、微生物、营养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同时结合气相色谱仪和质构仪对贮藏过程中莴苣的香气成分和质地品质进行评价。另外,围绕其他天然产物如石榴皮提取物在肉类中的保鲜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3)开展了全国八个省市的鸡肉源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相关特性的研究工作。已完成对这些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API20E和PCR鉴定、血清分型、耐药性、基于PFGE的基因分型、质粒分型和部分耐药株携带的由质粒编码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1类整合子检测以及耐环丙沙星的菌株中该抗生素靶位基因突变的研究。 (4)开展了陕西省猕猴桃全产业链中食源性致病菌的识别、溯源及控制技术。以猕猴桃为载体,以猕猴桃生产、贮藏、加工全产业链中安全危害因子食源性致病菌的识别、溯源及控制为核心,以猕猴桃生产、贮运及加工全产业链为主线,分析识别产业链条上危害因子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水平、特征、来源及途径,解析存在状态与关键节点,研究开发猕猴桃产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识别与控制关键技术。目前,我们从猕猴桃及其产品生产相关过程中分离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