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山之石——世界顶级承包商对我国建筑业的启示
贺灵童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析员
我国大型承包商发展迅速,然与世界顶级承包商依然有差距。通过剖析世界顶级承包商的成功秘诀,为我国承包商未来之路点亮明灯。
中国承包商闯荡海外市场距今已30余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1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423.3亿美元,同比增长5.9%。2010年,ENR国际承包商225强,我国已有51家承包商入围,且实现了570亿美元的海外营业额,占全球海外承包市场的15%,是2004年的五倍。尽管如此,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质量并不高,“受伤”的故事却也屡屡见报,并造成较大社会影响。这其中不乏海外事故频发,地区安全风险等不可抗力因素,但更多体现的是“中国式”打法、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等越来越难适应新形势的需求,而中国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又添了不和谐的一笔。
数据来源:商务部
中外大型承包商对比
通过10年产值复合增长率、近两年净利润率及市值与产值的比率三项指标,鲁班咨询评选出最有竞争力的十家顶级承包商,而将中国六大央企作为中国的种子选手,看看与顶级承包商的差距。我国六大央企分别为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铁建、中交建、中国中冶、中国水电,其201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28.37、4597.01、4573.66、2953.70、2301.78、1134.71亿元,六大央企建筑板块的营业收入高达17241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15%。如果仅从规模来看,中国承包商已走在世界的前列,2011年ENR全球承包商225强,六大央企中最小的中国水电也以158.83亿美元的承包商,位列全球第15大承包商,然而规模扩张的同时我们更关注扩张的质量。
复合增长情况。近十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受益于国内巨大的基建需求以及不断增长的国际份额,我国建筑企业的增长速度也较高。为与国际承包商的数据保持一致,我们选择了2002~2011年ENR全球承包商的数据,发现我国承包商的复合增长率均较高,与国际顶级承包商中增长幅度最高的ACS不相上下,普遍在30%以上,最小的中国建筑也有26.7%的年复合增长率。从复合增长情况来看,欧美传统承包商无法与中国承包商抗衡,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有所萎缩,而中国一直沿袭用投资拉动GDP增长的模式,“四万亿”更将这种模式推向顶峰。
数据来源: ENR
盈利能力。我国建筑业普遍盈利能力较差是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建筑企业产值利润率已提升至3.6%,但很多大型国企普遍反映利润率只有1~2%之间。从近两年六大央企的净利润率水平来看,中国建筑与中交建表现较为优异,2011年净利润率高达4.0%;其次为中国水电,达到3.5%;中国中冶和两大铁路基建巨头利润率较低,不到1.8%,与其他央企也有较大差距。相比之下,顶级承包商平均水平为5.9%,对中国建筑和中交建来说,可以望其肩项了。
有趣的是,六大央企都不同程度地涉足了房地产业(中交建集团已吞下中房集团,但在股份公司中暂时没有体现),尤其是中国建筑。2011年,中国建筑已经以4260亿元的建筑板块收入位列全国最大的建筑企业,但只占其收入10%的房地产业贡献了37.3%的营业利润,建筑业板块的毛利率只有8%。中国建筑涉足房地产业已有较长时间,且房建与房地产开发属于同一链条。但在铁路基建投资不利的情况下,转战房地产业也成为两大铁路巨头的转型方向,似已失了天时与地利。
数据来源:各大建企年报
我国大型央企是中国承包商“走出去”的表率。虽然海外扩张的营业额比重并不算高,但近些年有着稳步地增长。不过“走出去”的盈利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中国中铁的海外业务为例,公司在全球近6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但海外业务盈利水平远远不及国内水平。
表 中国中铁按地区分营业收入情况
地区名称
2011
2010
营业收入(万元)
比重
毛利率
营业收入(万元)
比重
毛利率
中国内地
4379.31
96.1%
10.2%
4464.70
94.9%
8.9%
香港及澳门
6.71
0.1%
0.7%
8.21
0.2%
2.2%
海外
171.45
3.8%
7.6%
229.61
4.9%
7.7%
合计
4557.47
100.0%
10.1%
4702.52
100.0%
8.8%
数据来源:鲁班咨询整理自中国中铁2010年年报。
资本市场认可程度。市值与产值比能很好地体现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认可。市值产值比高,表明建筑企业能从资本市场融得更多的资金,这对于资本投入颇大的建筑业而言十分重要。我国六大央企已陆续登陆A股市场,但市场认可程度却很一般。原董事长孙文杰对中国建筑唯一不满意的即是股价,无奈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