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应用数学和力学, 第 19 卷 第 8 期( 1998年 8月) 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会编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重 庆 出 版 社 出 版
Prandt l_Reuss
¹ º º
沈利君 潘立宙 何福保
( 1997 年 10 月 17 日收到, 1998 年 5 月 11 日收到修改稿)
本文通过一种新的途径研究弹塑性有限变形的广义 Prandtl_Reuss 本构方 # 研究表明对 于
广义 Prandtl_Reuss 本构方 , 变形率弹塑性和分解的假设并非必须# 研 究了采用物质共旋率 的广
义 Prandtl_Reuss 本构方 , 从理论上分析 了简单剪切应力振荡 的原 因# 提 出一种用于构造广义
Prandtl_Reuss 本构方 中应力和背应力共旋率的修正相对旋率# 最后, 对简单剪切变形进行应力
计算#
弹塑性有限变形 广义 Prandtl_Reuss本构方 应力共旋率 剪切应力振荡
O344
k 11 引 言
近年来, 弹塑性有限变形的本构理论有了一定进展# 但是, 在具体 的本构关系中广义
Prandtl_Reuss 本构方 (简称 P_R 方 ) 被普遍使用, 并得到广泛讨论和研究# 以前,在推导广
义 P_R 方 时往往把变形率( 速度梯度的对称部分) 分解成弹性变形率和塑性变形率之和, 与
小变形情况一样, 塑性部分服从正交流动法则; 为使有限变形的本构方 满足客观性原理,把
应力和背应力( 或背应力偏量) 的时间物质导数换成客观导数# 但是,有两个问题没有得到很
好解决: (a) 对于变形率分解成弹性和塑性两部分之和的合理解释,根据Lee 的变形梯度弹塑
性分解[1] ,这种变形率分解仅当小弹性变形时才近似成立, 所以普遍认为变形率弹塑性和分
解假设可能是广义 P_R 方 错误来源的一个方面[2] ; ( b) 广义 P_R 方 中张量客观率的选择
[ 3]
# 从 agtegaal 和 de Jong 的文章 发表后,这问题受到普遍重视# 该文中的数值分析表明采
用物质共旋率( Jaumann 率) 的广义 P_R 方 会产生所谓的/ 剪切应力振荡0 现象# 许多作者对
[ 4] [ 5] [ 6, 7]
这问题进行了研究# Lee 等 , Dafalias ,Dienes 等认为广义 P_R 方 中采用物质共旋率
是不合适的,但是没有给出理论上的证明# 他们同时提出各种不会产生/ 剪切应力振荡0 的客
观导数# 但是, 不管广义 P_R 方 采用何种张量客观导数, 一般认为广义 P_R 方 包含变形
率和分解这一假设#
本文将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一种分析广义 P_R 方 的新途径, 证明变形率弹
¹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力学研究中心, 浙江宁波 315211
º 上海大学,上海 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上海 200072
689
69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