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福建海坛岛君山北麓冲积扇为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海坛岛北部海岸带冲积扇沉积构造及其发育模式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010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注: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3010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编号:U1405231)联合资助的成果。 作者简介:赖海成,男,1992年生。硕士研究生在读,自然地理学专业,主要从事地貌过程与环境演变研究。E-mail: laihaicheng2015@163.com。通讯作者:李志忠,男,1962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风沙地貌与环境演变研究。E-mail: lizz@。 赖海成1,2) 李志忠1,2,3) 靳建辉1,2,3) 邓涛1,2) 姜锋1,2) 苑秀全1,2)申健玲1,2) 于晓莉1,2) 徐晓琳1,2) 程延1,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007 内容提要:海岸带冲积扇作为海陆过渡带中的重要沉积地貌单元,蕴藏有丰富的“陆-海-气”耦合作用及其古地理环境变化信息。本文选取福建海坛岛北部的海岸带冲积扇(大砂山)为研究对象,在大砂山表层布设6条累计长度约700 m的探地雷达(GPR)测线,结合剖面观察解译以获取大砂山内部沉积构造和沉积序列信息。结果显示:GPR探测图像很好的显示约20 m深度范围内的沉积构造信息,可以识别出9种沉积构造雷达相,这些雷达相总体上反映了海岸带冲积扇以泥石流和沟谷洪流为主、并交替有海岸风沙作用的沉积构造特征。综合三维沉积构造信息可知,大砂山为两个冲积扇侧向连接而成的复合体。结合野外地质地貌考察和砂样粒度分析,认为该冲积扇发育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晚更新世末次间冰期,海岸带老红砂堆积形成“红色沙漠”;2)晚冰期时频发的暴雨洪水,携带南部山区的风化碎屑物质堆积在海岸带形成了冲积扇主体,并覆盖在老红砂剥蚀面上;3)全新世早中期气候湿润,河流下切侵蚀冲积扇,形成大砂山基本形态;4)全新世晚期,全球气候转冷,海岸风沙作用兴起,塑造成为现代大砂山的地貌特征。 关键词:三维沉积构造;探地雷达;雷达相;海岸冲积扇;福建海坛岛 冲积扇(alluvial fan)是水流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处,由于地形坡度明显改变、水的流速急剧减缓、搬运能力降低的条件下,碎屑物质堆积形成的扇状沉积体(Thornbury, 1954)。海岸带冲积扇位于陆地、海洋、大气三大圈层耦合作用地带,与内陆干旱地区冲积扇相比其物质来源和动力条件有很大不同,沉积地貌环境也有明显差异。因此,海岸带发育的冲积扇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国外学者对此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John et al.(2000)在利比亚Wadi Zewana地区的海岸冲积扇研究中,应用U-TH、ESR和OSL等一系列测年技术,发现这套海岸冲积扇地层序列包含了最后两个冰期的沉积;Stefano et al.(2014)对意大利萨丁尼亚岛的更新世海岸冲积扇系统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其沉积层序很好地记录了当地干/湿气候变化、全球环境演变和海平面变化信息;Carnicelli et al.(2015)对意大利切奇纳海岸冲积扇晚第四纪沉积进行详细的地层、沉积相、古土壤分析和光释光测年研究,认为冲积扇中最老的古土壤发育于OIS 5d阶段;Forzoni et al.(2015)对法国科西嘉海岸冲积扇进行系统研究,通过PaCMod模型计算流域沉积量并进行OSL测年,结果表明两个主要辫状河道出现于OIS 5阶段,同时发现在OIS 4到OIS 3早期阶段,研究区处于高侵蚀率和低排水量状态;Martin et al.(2009)则对美国加州太平洋海岸地区的海岸冲积扇进行了野外测绘、沉积相分析和释光测年等综合研究。 在我国湿润的东部沿海地区,海岸冲积扇大多被植被覆盖,加之频繁的人类活动改造,大部分冲积扇轮廓和形态难觅踪影,以致我国关于海岸冲积扇的研究少之又少。海坛岛是我国东部沿海的第五大岛,也是福建省第一大海岛。在海坛岛北部海岸带,除了广泛分布厚层连续的老红砂和老红砂台地,也常见老红砂与其他类型的沉积物叠置组成的海蚀崖,或老红砂构成山麓冲积扇的基底。其中,海坛岛最高峰君山北坡海岸带分布的一座相对高度达30 m的大砂山尤为醒目。野外初步考察发现,这座大砂山可能是一座海岸冲积扇的侵蚀残余并经风力作用改造的“砂山”形态,发育在向北缓倾斜的老红砂剥蚀台地之上(以下简称为大砂山),其形态特征、沉积构造、发育历史及其记录的环境演变过程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主要运用探地雷达探测技术(2014年3月和2015年1月两次进行GP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