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定位油酸亚麻-中国农业科学.PDFVIP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定位油酸亚麻-中国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科学 2014,47(1):24-32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01.003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密度SNP遗传图谱定位油酸、 亚麻酸及芥酸含量QTL位点 刘列钊,李加纳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 ) 摘要:【目的】菜籽油包括多种脂肪酸组分,提高油酸(C18:1)含量,降低亚麻酸(C18:2)和芥酸(C22:1) 含量是油菜育种改良和遗传研究的重要目标。本研究利用刚开发的油菜 60K 芯片构建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遗传连锁图谱,对 3 个不同环境中影响甘蓝型油菜品质的油酸、亚麻酸及芥酸含量进行 QTL 定位分析,研究结 果可对脂肪酸组分 QTL 位点在不同的群体之间准确比较分析。【方法】以高芥酸亲本 GH06 为母本和低芥酸亲本 P174 为父本构建高世代重组自交系,分别于 2008 年在德国吉森、德国霍亨里特及 2009 年德国吉森 3 个不同的 环境中设置田间试验,收获自交种子,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 3 次重复对种子的脂肪酸组分进行分析。利用油菜 60K 芯片对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DNA 样品预处理及芯片处理严格按照 Illumina Inc 公司 Infinium HD Assay Ultra 操作说明进行。取最小阈值 LOD 5.0 利用 MSTmap 软件构建遗传图谱。QTL 定位所用的遗传图谱 包括 2 756 个 SNP 位点,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 1 832.4 cM。利用 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复合 区间作图 法对油酸、亚麻酸及芥酸含量进行 QTL 定位。【结果】在 3 个环境中,油酸和芥酸含量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均达到-0.95,且表现为主基因控制的性状,芥酸和亚麻酸表现负相关,油酸与亚麻酸表现正相关。3 个性状在 3 个环境中共检测到 14 个 QTL,在 A08 和 C03 上都检测到油酸和芥酸含量重叠的主效 QTL 位点。在 3 个环境中,油酸主效 QTL 位点解释表型变异 19%—31%,芥酸主效 QTL 位点解释表型变异 19%—34%,两者表现 加性效应相反。A08 和 C03 染色体上的芥酸主效 QTL 位点加性效应在 3 个环境中为 7.6 到 9.6,加性效应来自 低油酸、高芥酸亲本 GH06。亚麻酸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在 3 个环境中检测到不同的微效 QTL 位点,解释表型变异 3%—12%。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比较分析发现,脂肪酸去饱和酶 FAD2 基因位于亚麻酸 QTL qA05C18:3 的置信区间,而脂肪酸延长酶 FAE1 基因位于芥酸 QTL qA08C22:1 的置信区间。【结论】利用该 套油菜 60K 芯片准确定位了油酸、亚麻酸及芥酸 QTL 位点,位于 A08 和 C03 染色体上的芥酸主效 QTL 位点同时 也是油酸的主效 QTL 位点,该研究结果有利于不同群体在使用该套 SNP 芯片分析及对脂肪酸组分定位后准确比 较分析。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单核苷酸多态性;脂肪酸;QTL QTL Mapping of Oleic Acid, Linolenic Acid and Erucic Acid Content in Brassica napus by Using the High Density SNP Genetic Map LIU Lie-zhao, LI Jia-na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Objective 】Rapeseed oil contains many fatty acid components and the major go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