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生态批评与道家哲学视阈下的弗罗斯特诗歌研究
肖锦凤 李 玲 著
本书是2014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弗罗斯特思想与道家思想的相似性
研究”(项目编号:14C0902)、2013年湖南省哲学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道家思想
映证下的弗罗斯特诗歌研究”(项目编号:13WLH46)、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资助
项目“罗伯特 ·弗罗斯特的深层生态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1C0997)、2010年
湖南省怀化学院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罗伯特 ·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深层生态意识研
究”(项目编号:HHUY2010-36)的成果。
作者简介:
肖锦凤,女,湖南邵东人,怀化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中南大学英语语言文
学硕士,英国RuskinUniversity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商务英语和大
学英语教学,怀化学院青年骨干教师,2015年获得怀化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3项校级教改与科研项目,
先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合著教材1本,具有较强的教学、
科研能力。
李 玲,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化。
序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
他的作品不仅诗意隽永,富于哲理,还体现出了浓烈的生态批评意义,并折射出
对道家思想的反映,这使其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批评是西方20世纪70年代在文学领域中兴起的重要的文学现象。正如
美国学者鲁克尔特提出的那样:文学要与生态学结合起来,文学家与批评家必须
具有生态学的视野。到90年代,生态批评已经成为重要的显学。目前尽管生态
批评的内涵争论颇多,但有一点是共同的:生态批评是以生态整体观观察自然和
人类的关系,并努力寻求生态危机根源的文学现象。深层生态学是生态批评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通常被称为生
态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把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生态系统
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这一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
的生存与其他部分的存在状况紧密相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决定着人类的生活质
量,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任何文学现象总有其产生的客观基
础与可继承的文化资源。生态批评在短短的20年间就成为重要的文学现象,除
了西方现代化发展导致人们对其反思之外,弗罗斯特等人的作品也是生态批评文
学现象的重要文化资源。他作品所体现的生态批评思想或者说观点,是他那个时
代最为重要的精神产品,也是当下生态批评的重要资源。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
手,以独特的视角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坚决的批判。尽管当时人们对其作品的生态
思想不甚了解,仅仅把他理解为一个大自然的爱好者,但其作品所体现出的生态
批评思想,尤其是他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生态意识,的确值得我们对其作品重新
评价与把握。事实上,弗罗斯特诗歌中的深层生态意识,是他留给世界的文化遗
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弗罗斯特的诗歌,理解他的诗
歌艺术,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身边的大自然,领悟大自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
理。因此,弗罗斯特的深层生态意识是值得我们去发掘和探讨的。
文化是超越国界与社会的人类共同财富。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同的文
化思想相互碰撞,相互滋润,相互融合,这是一个永不休止,并对社会进步起着
重要作用的过程。当今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的阶段,社会的这种变革比任何时候
更加深刻的地方在于:由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紧
张,生态危机的出现,由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
在由技术和商品支配一切的现代社会里,人不得不更加功利化,人不得不更加发
展 “算计之心”,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人的茫然和失落以及人对外在世界的身不
由己的神秘感、疏离感和异化感。面对现代社会的这一弊病,人们自然想起道家
恬淡平静的心境,与自然亲近以至合一的生活情趣。于是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以
及人的精神追求就具有了特定的价值。弗罗斯特的诗歌不仅打动了美国的读者和
评论家,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折射出对道家思想
的反映,为此笔者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弗罗斯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道
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为”、“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虚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