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通讯稿.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暑期三下乡通讯稿【篇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通讯稿】 怀化,我们的三下乡 ---------贺家田乡凝心聚力谋发展,林大学子支农下乡共奋进 2011年7月14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美丽的山区------怀化市鹤城区贺家田乡老寨溪村,我们将在这里开启一次为期十天的三下乡之旅。 我们下乡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但我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是永远不会停止的。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能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难题,但就像我们学会所倡导的:即使没有能力去改变,也有责任去关注。 三下乡,我们在接力! 小编:tt【篇二:暑期三下乡通讯稿】 2011-8-15 ,我们小队一行人乘坐大巴去往武川县.虽然路程不长,有的队员也因承受不了盘山公路的颠簸而脸色苍白,但大家都很兴奋,更多的是对于未来几天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虽然一些大二的队员已于去年参加了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但由于今年主题多样,形式特别,又恰逢建党90,建校60周年之际,为了给学校和社会都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大家更是做足了准备. 中午时分,我们小队终于来到了武川县,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和大家的一致讨论之后,我们决定未来两天要进行第一个主题活动----前往武川县光荣院,开始我们的”爱心之旅”. 下午三点,我们集合全体队员一同来到了武川县光荣院. 走进武川县光荣院,进入你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住房、干净明亮的厨房、餐厅和现代化娱乐室,一个个精神焕发、笑容满面的老人会告诉你他们在这里幸福地安度晚年。住房温暖如春,饭菜松软可口,这里根据老年人口味,订制出不同食谱,使饭菜多样化还照顾到个别特殊老人需求。同时,这里还添置了文化娱乐设施,配备了娱乐室、健身器材,平时,老人们可以在娱乐室里玩玩牌、下下棋、打打麻将,改变了长期以来老年人文化设施匮乏,文化娱乐形式单一枯燥的状况,受到老人们欢迎。除了参观基础设施之外,我们还和一些老人合影留念,看着老人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也感觉很高兴.第一天的实践活动也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通 讯 员 : 崔 志 宏 化工学院武川县小分队武川县光荣院是一家以收养革命战争时期孤老病残优抚对象的福利性机构。成立以来先后收养52位孤老烈属、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平均年龄80岁。随着当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对老年福利性机构的重视,投入逐年增大,这里各项生活条件和文化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每一个老人最大的心愿,尤其是对付那些曾经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当代化配置做出过孝顺的那些老人们来说,让他们可以大概高兴地安度暮年,更是社会当仁不让的责任。8月16日一早,当我们小队一行人来到武川县光荣院,看到居住在这里的30多位革命老人们都生存得特别舒心高兴,他们中的很多人谈论起自己本身的生存就说这是一种幸运. 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具体帮扶残疾老人.我们来到光荣之家,见到的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脚有残疾的退伍军人.谈论之下,他告诉我们他是1948年10月参的军,当年只有28岁。参军后他共打了五六次大仗,并主动申请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回国后曾经在河北和山西的部队服役,之后复员回到了武川县。在我们所有队员的合作之下,一同帮这位老人整理了床铺,打扫了屋子.想到当年驰骋沙场的老红军如今就在我们眼前,总人不免感慨万分.临走时看到已经变得窗明几净的屋子,门口红色的”光荣之家”变得更加耀眼,我们在心里都悄悄对这位红军老爷爷多了一分崇敬. 之后我们来到光荣院的办事处请工作人员为我们盖上了公章.至此,我们三下乡的第一项活动圆满画上了句号.【篇三:暑期三下乡通讯稿】 暑期三下乡通讯稿 2013年7月7日,我们小队一行五人在组长王佳欣同学的带领 下一大早坐上了去梁平的大巴。虽然路程不长,但有的队员因为弯曲 的山路颠簸而脸色发白,出现晕车的症状。但这依然不能减少队员们 的热情以及对未来几天生活的憧憬。 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梁平县。经过短暂的休息,队员们经 过讨论后一致认为今天的活动主题是——前往白鹤村“上山耕作”。 大家都是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炎热的天气丝毫不影响队员们的热情。 大家都换上了印有重庆师范大学的队服,在组长的带领下,兴致 高昂地来到了地头田间。一位穿着朴素的阿姨正在地里摘豇豆。跟阿 姨打过招呼后,我们便准备到田地里帮助她。然而一开始,阿姨并不 愿意,因为刚下过雨,地里的泥巴比较松散,阿姨担心我们弄脏了鞋 子衣服等。在我们的坚持下,阿姨终于同意了。我们便帮助她摘豇豆, 除草,询 问收成 等,阿姨 很热情的 回答了我 们的问 题,并教 我们摘豇豆的技巧。不一会儿,我们便帮阿姨摘了满满一背篓豇豆,向玉洁同学还主动帮助阿姨背背篓,阿姨也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里玩。不一会儿,阿姨的家便到了,她不停地说着谢谢,向玉洁同学放 下背篓,揉 了揉勒红的 肩膀,向阿 姨表示这是 我们应该做 的。在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