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 第3期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I_29No.3
2014年9月 JOURNALOFTIBETUNIVERSITY Sep.2014
中国藏学论点摘编
西藏手语时间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研究
隐喻和转喻是西藏手语时间概念化的两种基本认知方式。分析表明,西藏手语时空隐喻以“过去在上,未来在下”最
多,“未来在左,过去在右”次之,缺少利用 “前一后”空间图式隐喻时间的显性表达,这与藏族对纵向方位体验更为细致有
关。三类转喻则是分别利用时间特征、人类活动以及计时仪器来指代时间。就认知理据性来看,西藏手语与汉语或藏语时
空隐喻和转喻的共性大于差异,共性源于聋人和听者均借助身体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因此具有体验的普遍性,差异性则
来 自西藏文化对隐喻和转喻使用的影响。鉴于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手语研究刚刚起步,全面考察和分析西藏手语时问隐喻
和转喻的类型和特点,对于探寻西藏聋人的时间认知规律,以及开展少数民族手语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价值。 (李恒,吴铃 ,吾根卓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
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藏经济外向发展
2013年以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已引起我国最高决策层的重视,即将成为我国和中亚各国共同推进的跨洲区域合作。
西藏从唐代起就通过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古商道、驿道或贡道和古丝绸之路相连接。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经济北向、东向
发展步伐加快,通过青藏经济一体化,融入 “大西南经济圈”,可以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融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章通
过阐述西藏和丝绸之路的关系,试图说明西藏加入或融入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意义及可能性,并对西藏借助该经济带促进
自身外向发展提出建议。(毛阳海,《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Ol4年第2期)
西藏传统杂技艺术的活化石 “恰勘踏旭”之考证
文章通过对被誉为西藏传统杂技艺术的活化石 “恰勘踏旭”表演艺术形式的形成发展历史、表演形式与特色、人文与审
美特性等方面进行考证、研究与分析。认为藏族民间艺人们把一种一般意义上的杂技艺术形式升华为集技艺、体育、娱乐
为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变生硬为灵活、变单调为多变、变简单技艺为具有内涵和哲理化,使其具有观赏价值、审
美价值,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阿旺晋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清代嘉庆朝治藏政策探析
嘉庆主政时段是清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清朝政府正经历内忧外患,盛世气象如 日西沉。但从西藏地方来看,此
时中央王朝对西藏的管理正处于顶峰阶段。文章从内政、外交两方面对嘉庆君臣对西藏地方事务处理态度及其深层原因
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内政方面,他 以“宁静边圉,绥靖藩服”为指导方略,对管理西藏地方的各项制度做了极为细致的规
定,意图使其成为后代子孙治理西藏的根本法律依据。在驻藏大臣的简任上,更看重人品和操守,也导致了该时期的驻藏
大臣过于谨慎、缺乏勇于任事的担当,出现 “多循吏而少能员”的特点;对待西藏上层政教领袖,则优渥有加,不吝封赏。外
交方面,嘉庆帝持审慎态度,凡属 “外藩”内部或之间发生的争斗,一律采取不介入的态度。一旦外藩威胁西藏本身的安全,
则又绝不坐视,不惜劳师征讨。嘉庆帝对外交事务的态度对西藏地方深有影响。从 19世纪开始,西藏与外界的联系越来
越少,西方学者中有人说:“19世纪才是西藏真正可以称为 禁‘地’的唯一时期”。(彭博,《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4年第3期)
西藏古代印章文化
西藏古代使用印章的历史非常悠久,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活动中以及订立契约文书时都大
量使用各种印章,现今存世的各种印章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一些重要的印章还和西藏历史的一些重大事件密切相关,成为
重要的历史见证。西藏印章上镌刻多种文字,印章的材质、镌刻的艺术、保管和使用等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西藏古代印章
形成了一种印章文化,成为西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陈庆英,《西藏研究》2014年第3期 )
嘉绒藏族碉楼考察与思考
文章在对嘉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