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修辞资料汇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钱塘观潮》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①故溯洄。 鸱夷②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① 轻舟:这里代指弄潮儿。② 鸱夷,一种皮袋,相传战国时代的伍子胥忠于吴王夫差,夫差听信谗言把他逼死,并把他的尸体装在皮袋里投入江中。人民同情他的冤死,说钱塘江的潮水是伍子胥的怨愤激成的。因此作者在观潮时想起伍子胥的冤死,为他悲哀。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简析其作用。 《钱塘观潮》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①故溯洄。 鸱夷②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1)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了比喻、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 2、钱塘水的涨潮声音好像是千万的马骑快 速奔来,气势恢宏,仿佛携卷着万山而来。 3、将波涛比作“千骑”、“万山”。使钱 塘江潮震天动地的涛声与江潮不可抵挡的气 势更加具体可感。写出了钱塘江潮水的雄伟壮观。 《钱塘观潮》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飞涛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①故溯洄。 鸱夷②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2)颈联中的哪两个字用得好?试简析其作用。 1、颈联中的“愁”、“故”用得好。 2、江潮汹涌澎湃,江岸也担心倾覆,可弄潮儿偏 要投身激流之中。 3、颈联并未具体描写弄潮场面。而以“愁”“故” 对比,鲜明突出了江潮汹涌澎湃的气势,更反衬 出弄潮儿不畏艰险的气魄。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曹松是晚唐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 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 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东广州市)时的思 归之作。 (1)颈联是如何表现“思归”的? (2)请简要赏析尾联“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所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早晨,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露消 尽;晚上,伴随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 2、颈联寓情之景,选用了典型的意象,描 画了日复一日唤起诗人归思的凄清景象,虽 不直言“归思”,却于字里行间充溢着了无 终期的归思。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颈联是如何表现“思归”的? 1、尾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 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诗人的心都会受到 刺激,引起归思泛滥。 3、形象生动地表现诗人羁旅逢春思乡难归 痛苦难言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 向高潮。 南海旅次 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2)请简要赏析尾联“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所用的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1、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2、“两”、 “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3、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比拟 具体鲜明,使读者产生联想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的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音乐美。点染氛围,渲染环境,烘托情感。 白居易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