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章外科疾病的营养治疗课件整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脂类代谢   大面积烧伤患者在早期可出现血浆内游离脂肪酸升高,且与烧伤程度呈正相关,而血浆甘油三酯则相对无变化。 烧伤创面水肿液中也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和未酯化脂肪酸。患者体内儿茶酚胺、甲状腺素、胰高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进了组织内甘油三酯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脂解作用。 同时,在代谢旺盛期,脂肪成为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体内消耗总量的80%来自脂肪氧化。 严重烧伤患者,每日脂肪丢失量可高达600g以上。 (四)碳水化合物代谢   烧伤后患者常出现轻度或中度高血糖,大面积烧伤患者中有半数在伤后2小时内出现高血糖症,血液中葡萄糖来源于肝糖原分解。 血糖浓度与烧伤程度呈正相关。 烧伤患者糖耐量水平降低,其发生机制与肝脏和细胞内出现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五)矿物质代谢   在烧伤早期,组织细胞的破坏可引起血清钾和其他矿物质含量的升高,在分解代谢旺盛期,因创面丢失和尿中排出量增加,以致血清中含量下降。 钾、磷代谢常与氮代谢平行出现负平衡; 钙仅能维持在正常值的低限水平,尿中排出量仍然较高。   许多酶和蛋白质含锌,丢失蛋白质的同时也丢失锌。 烧伤后粪锌排出量基本不受影响,而尿锌与创面渗出增多是烧伤后锌大量丢失的主要途径。 烧伤面积10%~33%和34%~77%的患者,平均每日尿锌排出量分别是正常人的2倍和5倍。尿中锌的排出量增加可持续2个月。   镁的变化与锌相似,尿中铜排出量的增加也会持续较长时间。 (六)维生素代谢 烧伤后患者体内的水溶性维生素从尿液和创面丢失量很多,加之体内物质代谢旺盛,需要量增加,血浆中各种维生素含量均降低。 (七)酸碱平衡变化   烧伤易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常见的有以下三种情况:   1. 代谢性酸中毒  大面积烧伤后,休克、感染等均可致三羧酸循环发生障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氧化不全,产生的乳酸、丙酮酸、酮体等酸性物质在体内积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严重烧伤的早期,其发生的原因是: ①血容量降低、血管收缩、微血栓形成以及肺功能障碍等因素,导致细胞乏氧及无氧酵解加强,酸性产物增多; ②有效血容量减少、血压偏低以及抗利尿素分泌增加引起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不能迅速排出; ③合并肝、肾脏功能不全。 2. 呼吸性酸中毒  严重烧伤时的呼吸道梗阻和肺部并发症,可引起呼吸不畅,二氧化碳在体内过度积聚,发生呼吸性酸中毒。 另外,烧伤后患者出现的脑水肿、感染及药物引起的呼吸抑制,也是导致呼吸性酸中毒的重要因素。 3. 急性缺钾性碱中毒 烧伤患者在出现负氮平衡的同时,细胞内钾离子渗出,而细胞外的钠离子和氢离子则进入细胞内,结果使细胞外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降低,当pH7.5时便出现碱中毒的临床表现。   二、营养治疗 烧伤后,机体对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需要量显著增加,如不加强合理的营养治疗,会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预后。 (一)能量 烧伤后机体产热和耗氧量增加,能量需要量远高于正常状态,烧伤面积达50%以上患者的每日能量需要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成人能量需要量(kJ)=105×体重(kg)+167×烧伤面积(%)       8岁以下儿童能量需要量(kJ)=251×体重(kg)+146×烧伤面积(%)   能氮比以628~837kJ(150~200kcal):1g氮为宜。 (二)蛋白质 烧伤后的不同时期,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有很大差异。烧伤后 7~16天时蛋白质需要量最多,每日为3.20~3.94g/kg。分解代谢旺盛期,患者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很大,应供给充足,宜占总能量的20%左右。 成年烧伤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0~200g,优质蛋白质应占70%以上。 烧伤患者的蛋白质需要量计算公式如下:       成人蛋白质需要量(g)=1.0×体重(kg)+3.0×烧伤面积(%)       儿童蛋白质需要量(g)=3.0×体重(kg)+1.0×烧伤面积(%) 合并肾功能不全、消化功能严重紊乱,以及血液中尿素氮异常升高时,应适当减少蛋白质供给量。 (三)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最丰富的来源,还具有保护肝肾功能、预防代谢性酸中毒和减缓脱水的作用。每日应供给碳水化合物400~600g。 (四)脂肪   供给脂肪要选择含必需脂肪酸、磷脂丰富的食物,如大豆制品和鸡蛋等,以满足组织细胞再生的需要。每日脂肪供给量可占总能量的20%~30%。成年患者每日供给量通常按2g/kg计,重度烧伤者增至3~4g/kg。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及肝脏损害时,需适当减少脂肪供给量。 (五)维生素   维生素的需要量,约为正常供给量的10倍,烧伤面积越大、程度越重,需要量越多。 (六)矿物质 1. 钠 血清钠在烧伤后常出现波动,休克期钠离子浓度下降,以后逐渐升高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