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正保远程教育(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 代码:DL)
PAGE \* MERGEFORMAT 1
2018年烧伤外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
单 元
细 目
要 点
科目
要求
一、概论
1.病因学
*烧伤原因及分类(1)热烧伤(2)化学烧伤(3)电烧伤(4)放射烧伤(5)冷伤
②+③
熟练掌握
2.烧伤程度的估计
(1)*烧伤面积的估算方法(九分法、手掌法)(2)*烧伤深度的估计(三度四分法、四度五分法、烧伤深度的判断、病理学改变)(3)*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②+③
熟练掌握
3.烧伤急救处理
(1)*烧伤急救原则(2)*烧伤急救处理方法(3)*危重伤员急诊处理程序
②+③
熟练掌握
二、烧伤休克
1.烧伤休克
(1)发病机理(2)病理生理特点(3)*诊断(4)*监测(5)*液体复苏方案(6)其他治疗
③
熟练掌握
②+③
③
2.烧伤休克延迟复苏
(1)概念(2)特点(3)治疗
③
掌握
三、创面处理与修复
1.烧伤创面处理与修复原则
(1)不同面积烧伤创面处理原则(2)不同时期烧伤创面处理原则(3)不同深度烧伤创面处理原则(4)难治性创面处理原则
③
熟练掌握
2.烧伤创面处理方法
(1)*包扎疗法(2)*半暴露疗法(3)*暴露疗法(4)浸浴疗法(5)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方法、时机(6)常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应用原则
②+③
熟练掌握
③
四、吸入性损伤
1.病因学
(1)*定义(2)*致伤因素
②+③
熟练掌握
2.临床诊断与治疗
(1)*诊断
(2)治疗
②+③
熟练掌握
③
五、烧伤感染
1.有关概念
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③
掌握
2.烧伤感染的特点
(1)*烧伤感染的途径(2)烧伤创面脓毒症(3)烧伤常见致病菌种类及特性(4)烧伤感染的防治
②+③
掌握
③
3.抗生素治疗原则
(1)烧伤常见感染的抗生素治疗(2)烧伤创面的抗生素治疗
③
掌握
六、烧伤免疫
1.烧伤后免疫功能失衡
(1)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
③
了解
2.烧伤后免疫失衡的调理
烧伤常用免疫调理药物的使用
③
了解
七、烧伤后代谢与营养治疗
1.烧伤后代谢变化
(1)烧伤后的特点(2)能量代谢特点,蛋白质、脂肪、糖代谢的特点
③
掌握
2.临床营养治疗
(1)营养不良的诊断(2)营养补充的途径、时机、种类和供给量
③
掌握
八、特殊原因烧伤
1.电烧伤
(1)*定义(2)临床特点(3)*治疗原则
②+③
掌握
③
②+③
2.化学烧伤
(1)*不同化学物质致伤的临床特点(2)*治疗原则和方法
②+③
掌握
3.放射烧伤
(1)临床特点(2)治疗原则
③
了解
4.冷伤
(1)临床特点(2)治疗原则
③
了解
九、特殊部位烧伤
1.概念
(1)定义(2)不同部位烧伤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③
掌握
2.手烧伤
不同部位手烧伤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③
掌握
十、严重烧伤常见并发症
1.烧伤并发急性胃肠粘膜损伤和应激性溃疡
(1)发病机制(2)诊断(3)*防治
③
掌握
②+③
2.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1)发病机制(2)诊断(3)*防治
③
掌握
②+③
3.烧伤并发ARDS
(1)发病机制(2)诊断(3)*防治
③
掌握
②+③
4.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1)发病机制(2)诊断(3)*防治
③
掌握
②+③
十一、烧伤复合伤
1.烧伤、冲击伤复合伤
(1)致伤因素(2)发病机制(3)诊断和治疗
③
掌握
2.烧伤、放射伤复合伤
(1)致伤因素(2)发病机制(3)诊断和治疗
③
掌握
3.烧伤、冲击伤、放射伤复合伤
(1)致伤因素(2)发病机制(3)诊断和治疗
③
掌握
4.烧伤、创伤复合伤
(1)致伤因素(2)发病机制(3)诊断和治疗
③
掌握
十二、创面修复材料
1.生物材料
(1)特点(2)适应证(3)使用原则
③
了解
2.合成材料
(1)特点(2)适应证(3)使用原则
③
了解
3.细胞培养模片
(1)特点(2)适应证(3)使用原则
③
了解
4.复合皮
(1)特点(2)适应证(3)使用原则
③
了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