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oftware-defined radio architecture is tested in real environment. This work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ver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new software-defined radio architecture.
KEY WORDS : software-defined radio, local area network, heterogeneous transmission device,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2
1.2.1 基于可控制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2
1.2.2 基于可编程硬件的软件无线电平台2
1.2.3 基于通用处理器的软件无线电平台3
1.2.4 各类软件无线电平台比较4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4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6
2.1 软件无线电概述6
2.2 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8
USRP 母板 8
USRP 射频子板 10
2.3 本章小结12
第三章 可伸缩软件无线电平台架构设计13
3.1 基于网络的可伸缩架构13
3.1.1 网络结构16
3.1.2 控制协议设计17
3.2 异构传输设备集成与异构网络融合19
3.2.1 基于网络的异构传输设备集成19
3.2.2 异构网络融合方案22
3.3 本章小结24
第四章 软件无线电平台架构的实现与测试25
4.1 软件无线电平台架构实现25
4.1.1 局域网组网与通信25
4.1.2 异构传输设备的集成27
4.1.3 异构无线网络的融合30
4.2 系统测试34
4.2.1 测试环境34
4.2.2 测试结果34
4.3 本章小结39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0
参考文41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5
致 谢46
第一章
第一章 绪论
PAGE
PAGE 1
第一章 绪论
软件无线电是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随着无线通信业务需求 的不断增长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发展,用户对软件无线电平台的可伸缩性和灵 活性要求不断提高,设计并实现灵活、通用的软件无线电平台成为学术界和产 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通信系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出现了面向不同 需求的多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主要面向端到端语音业务的蜂窝移动通信系 统、用于广播和应急通信的短波通信系统,主要服务于地面通信网无法覆盖区域 的卫星通信系统。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自身特点和应用场景的不同,所采用的编 码调制方案、多址方式也并不相同。因此,不同通信系统的差异性限制了通信系 统之间的互通互联。
进一步,针对相同的应用,由于技术体制的演进等原因,也出现了各种技 术体制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互通互联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例如,在第三代移动 通信技术(3G)中,也存在多种标准,其中最初经过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认可的主流标准包括欧洲的 WCDMA、美国的 CDMA 2000 和中国的 TD-SCDMA,这些通信系统并不兼容,给用户和运营商 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地面数字广播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同系统之间的兼 容存在很大困难。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的互通性问题,各国展开了深入研究。随着无线通 信系统由模拟通信不断向数字通信发展,出现了许多中频数字化接收机。这些 接收机能够覆盖多个频段,并且可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不同的调制、编 码及多址方式。但是它们的功能相对较少,工作模式单一化,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较差,不同电台之间仍不能实现完全互通。1992 年 5 月,美国 MITRE 公司的 Jeo Mitola 提出了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的概念[1],其目的为 通过前端的模/数变换将模拟信号尽早地数字化,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通用处理器(General Purpose Processor,GPP)对数 字信号进行处理,使无线电的各种功能,如调谐控制、编码调制方案、功率控制、 网络协议等使用软件编程实现,降低无线通信系统的开发成本与周期[2], [3]。由
于软件无线电的各种功能采用软件实现,实现新业务或调制方式时仅需增加新
的软件模块即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软件无线电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结 构,其硬件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更新,软件可根据需要进行升级,具有较强的开 放性。因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HGC公司绩效管理系统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神经网络的软件缺陷预测实证研究-农业信息化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可靠度的大型桥梁智能评估系统核心问题研究-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微多普勒的人体探测和特征提取算法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神经网络的矿用电机车定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docx
- 基于文本分类的语义相似度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物联网的远程健康监护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煤矿安全投资决策分析-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网络存储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频的三维人脸动画驱动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视频图像分析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的研究-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在摆式客车倾摆系统的应用研究-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遥感影像的桂江流域水系及汇水盆地信息提取研究-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稀疏编码哈希的跨模多媒体检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基于网络化制造的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气液两相流流型智能识别方法-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喷雾撞壁的TR燃烧系统机理研究-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商务智能的财务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基于临界折射纵波的残余应力检测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剩余劳动力迁移定量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