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否决申办亚运幕后
《读报参考》 2011006期作者/本文总字数:2509字
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会议,关于香港特区政府申办2023年亚运会60亿港元拨款计划,被悬殊的表决结果否决。
此前,特区政府曾表示,是否申亚最终需视公众咨询的结果,以及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是否接纳主办亚运会可能涉及的财政承担决定。这也意味着,2023年亚运会注定与香港擦肩而过。
在全球申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热潮中,香港特区的做法出人意料,引人深思。《都市文化报》刊郑诩的文章报道了香港否决申办亚运会的幕后细节。
尽管,香港特区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开宗明义:香港是多元社会,特区政府完全知道对申办亚运有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关注到60亿港元这笔数额,会否影响到其他民生开支。但是,行政长官已一再说明,未来12年香港在教育、医疗和福利等方面的投入将会超过2万亿港元,不论是否举办亚运,政府在民生项目的投放都不会减少。
尽管,在此前香港曾于2008年协办北京奥运马术赛,又于去年举办第5属东亚运动会。这两次盛会,不但为香港赢得各方赞誉,香港选手也全面出击,屡屡有金牌斩获。尤其令港人至今津津乐道的是,在东亚运上,中国香港足球队以弱队姿态,奋勇击败日本队,夺得这枚珍贵的金牌,牵动人心。
尽管,此前香港政府一直在强调:民意调查显示,18到35岁的年轻人,支持申办亚运的比例一直在六成以上。
但是,1月14日,香港立法会还是否决了香港申办2023年亚运会拨款的计划。
40比14
55位出席此次表决的香港立法会议员,除依照惯例不投票的立法会主席,竟然只有14人赞成,反对票则是40票。
首先遭到质疑的是政府的民调。
撇开政府这份民调,其他的独立机构所做的调查都显示,被访香港民众显然并不支持,而在立法会议员要求政府公开政府民调全文之后发现,政府只是挑选了其中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部分调查结果。
支持度反差最大的,吴志森主持的香港电台听众热线节目算一个。从2010年6月政府启动申亚公众咨询开始,听众热线几乎成为民间反对申亚的发声筒。他说,打进电话的市民,持反对和赞成意见的比例,大概是9比1。当看到立法会大屏幕显示的票数,吴志森并不感到意外:“这个结果就是民意的反映。”
也许看到了真正的民意,作为香港最大的建制派团体,民建联一反亲政府的立场,早在政府出台咨询文件时,就第一个出来反对。外界的揣测是,年底马上要进行区议会的选举,民建联想博取民众的支持,借此取得先机。
据媒体报道,正是立法会中占据多个席位的民建联投反对票,成了左右形势的关键因素,一些没有党派背景的议员起初打算投赞成票,见到大势已去,也跟着投了反对票。
民建联主席潭耀宗也说:他们也要听取民意,市民不赞成,他们当然不会赞成。投票当日,民建联的八名立法会议员中,有四名身兼全国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为了投反对票,缺席了在珠海举行的港区入大、政协预备会议。
钱的问题. 香港是重商城市,一向被称为文化沙漠,体育水平更是薄弱。按理说,申办亚运,不仅可能增加香港的旅游收入、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甚至能促使整个香港社会更加重视体育锻炼。但是,为什么社会对申亚有如此强烈的不同意见呢?
在特区政府看来,是人们关注到需投放60亿元,担心会影响其他民生开支。不过,据凤凰卫视记者阊丘露薇分析,钱确实是主要原因,但人们忧虑的不是民生,而是申办的经费——从一开始的400亿港元,到最后变成60亿,让人担心,既然数字可以这样伸缩有弹性,那么到时候,整个项目会不会变成一个无底洞?
去年9月,特区政府发布咨询文件,公布承办亚运的大致预算是400亿,舆论顿时哗然。吴志森说:“为什么2000年申办亚运时预算只有10亿,现在就要几百亿?等到2023年实际办的时候,是不是还要加钱?这些都没有说清楚。”
尽管政府官员反复解释,在预算的400多亿中,只有140亿是跟亚运直接相关,剩下的200多亿用于改善基建、体育设施,即便不搞亚运,迟早也要花,市民还是不依不饶。迫于一波高过一波的反对声浪,香港特区政府申办亚运专责小组详细检视了申办亚运的场地计划,咨询文件公布一个月后,决定舍弃原计划中关于提升元朗、大埔、沙田三个室内体育馆的部分,预算从400多亿减至60亿。
然而,这随即成了另一个“罪证”。“60亿就够办一届亚运会了?一下子减这么多,未必是政府的让步,而是政府太急切希望得到支持。”议员谭伟豪就因此投了反对票。
香港底色
事实上,早在拨款辩论前夕,香港立法会财委会就已有逾半数议员表态反对香港申亚。多数意见认为,政府申亚存在费用预算混乱、没有清晰交代巨额开支如何使用、没有解决精英运动员退役出路等问题。
为了游说议员和公众,香港特区政府大打运动员牌,让在广州亚运会获得好成绩的香港运动员亲自上阵,表达他们对于在家门口参加大型国际赛事的期待。但是议员还有舆论并没有为其所动,反而更增加对政府的反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