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自然科学奖推荐书-隆平高科.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项目名称:制种安全高配合力株1S及衍生早稻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二、提名 湖南省人民政府 提名意见: 针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制种安全性低,杂交早稻高产与早熟矛盾突出、以及后期易倒伏、品质较差等技术难题,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专项》等项目支持下,开展水稻温敏核不育和矮秆新种质创制、制种安全、高配合力两用核不育系和早熟、高产、抗病、优质杂交早稻品种培育研究,取得如下重要创新成果: 1. 创制水稻温敏核不育新种质,培育出迄今国内外不育起点温度最低、育性最稳定、种子生产最安全的早稻不育系株1S,从种性上破解了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繁殖与制种不安全的重大技术难题。 2. 创制水稻不育系矮秆突变新种质,克隆了特异调控茎秆基部节间缩短的新基因SBI,培育出矮秆、抗倒、优质早稻不育系湘陵628S,满足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需要。同时,导入了粳型Wxb等优质基因,攻克了杂交早籼整精米率低、米饭硬、口感差等技术难题。 3. 利用株1S、湘陵628S培育出11个衍生早稻不育系和国审早稻22个,省审早稻78个(101次),分别占同期国审和省审两系早稻的81.5%和70.9%,在早稻产量、熟期、抗倒性、广适性、品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项目发表论文110篇,获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20项。成果累计推广面积26078.58万亩,新增稻谷60.50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24.63亿元,其中2016-2018年累计推广6052.38万亩,新增稻谷14.04亿公斤,实现社会经济效益35.80亿元,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项目简介 长江中下游早稻常年种植面积约8000万亩,发展杂交早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针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存在繁制种安全性低,杂交早稻高产与早熟矛盾突出,以及后期倒伏和品质较差等技术难题,项目在水稻温敏核不育和矮秆新资源创制,制种安全?高配合力温敏核不育系培育,早熟、高产、抗倒、抗逆、优质杂交早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技术等方面,历经20余年研究,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 1、创制水稻温敏核不育新种质,培育出制种安全、配合力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早稻不育系株1S。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创制出水稻温敏核不育新种质,核不育基因遗传来源有别于农垦58S和安农S-1。研创出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双重压力胁迫选择技术,培育出温敏核不育系株1S,不育起点温度低(≤22.6℃),耐受低温历期长(6天),生理不育下限温度低(≤17.5℃),是迄今国内外不育起点温度最低、育性最稳定、种子生产最安全的水稻温敏核不育新种质,破解了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繁制种安全性重大技术难题。 2、创制水稻不育系矮秆突变新种质,培育出矮秆、抗倒、优质早稻不育系湘陵628S。利用体细胞无性系诱变技术,创制出株1S矮秆突变新种质SV14S,克隆了特异调控茎秆基部节间缩短新基因SBI (Molecular Plant, 2017)。用SV14S与带粳型Wxb等优质基因的ZR02杂交,培育出矮秆优质不育系湘陵628S,培育出15个矮秆抗倒的杂交早稻品种,满足了轻简化、机械化制种与大田生产的需要。同时,湘陵628S导入了粳型Wxb等优质基因,其系列早稻品种平均整精米率60.2%,比同期审定的其他两系组合和三系组合平均分别高5.2和9.1个百分点,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胶稠度软,米饭食味佳。有2个品种品质达国颁或部颁优质米标准,陵两优396是近10年湖南省评定的唯一一个优质杂交早稻,有效解决了杂交早稻整精米率低、米饭硬、口感差等技术难题。 3、株1S、湘陵628S已成为温敏核不育核心种质,用其已培育出11个衍生早稻不育系及100个杂交早稻新品种。其中,国审品种22个,省审品种78个(101次),分别占同期国审和省审两系早稻品种的81.5%和70.9%。100个品种123次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4.93%,熟期比同期审定的三系早稻短3天。其中熟期≤106天的早熟早稻10个,平均比对照增产5.24%,熟期早5天以上,填补了早熟杂交早稻空白,有效解决了早熟与高产的矛盾。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3个、主导品种5个,国家和省区试对照品种4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品种3个;湖南省认定的镉低积累应急性杂交早稻品种9个。 项目研究集成了株1S及衍生不育系安全高产繁殖技术,品种高产制种及栽培技术,发表论文110篇,获植物新品种权、专利等知识产权20项。2001-2018年累计推广面积26078.58万亩,新增稻谷60.50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124.63亿元,其中2016-2018年累计推广6052.38万亩,新增稻谷14.04亿公斤,实现社会经济效益35.80亿元。部分成果获省一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3项。 五、客观评价 本项目获省部级奖励4项,获植物新品种权、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20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