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城古时琴江八景石城山川秀美,风景奇特,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昔日曾有名扬远播的琴江八景——贵峦拱翠、石笋干霄、乌嶂松云、姑岭挂月、龙岩瀑布、塔影江心、琴泉雅奏、楼盖丹砂。历代文人雅士,挥毫泼墨,赞不绝口。1、贵峦拱翠位于石城县城南约2.5公里处之贵人峰。旧志载:“耸秀高位,如端人正笏而立,唐杨筠松(杨救贫)过此,爱而名之。又传刘仙姑飞升时痊镜于此,”优美的风景加之美丽的传说,遂成一景。清邑令孙绪煌曾作诗赞颂:“削刻孤峰列翠屏,官墙遥对秀亭亭。当离自着文明象,拱此还端待从形。一抹山岚归详治,千秋佳气入棂显。伫看簪笏联翩集,人杰由来羡地灵。”2、石笋干霄位于石城县城东南7公里,大畲村后石笋拔地而起,高数十丈,四壁如削,矗耸去霄,活象:“大地之阳”,成为天然奇景。清代诗人黄炎触景生情,作诗颂之:“岩分石骨接巷烟,望入西南独挺然。一指出空寒雾破,丹霞垂影断虹连。长凭两洗淳村外,岂任风摇隔水边。脱换金苍永露去,壬根赢得功摩天。”3、乌嶂松天位于石城县城南西2.5公里西华山,又名乌石嶂。壁立城西,峰高573米。昔时古松参天,雾雾沉沉。山顶原有道观,曰:“天中天。”旧志载:“登眺时,佳气盈城,众山若螺,大江之流,净如从练。每遏云起。由麓及巅,笼照万象。”今古树不存,然壮硝犹在。如令山顶,建起电视差转台,又添景致。清代岁贡黄之佑曾作诗颂之:“经扫岗开风翠微,松花隐隐拂云衣。无心带叶横嵋曲,有节牵虹破夕晖。尧春浸容虹雪卧,暖淳只会絮晴飞。懒憎拖得鞋跟湿,杖插泥令香满归。”4、姑岭挂月位于石城县城东2.5公里仙姑岭,原名琉璃山,刘离山。旧志载:“琉璃山,城东五华里,旧传奏末刘华家其上,有女瑶英呼异果仙去,故曰刘离。”其岭到嶂如屏,正东西嶂相对,中成一坳,中秋黄昏后,一轮明日由此坳出,恰好明镜在架,前后夜俱左右偏离。清代举人温成理曾作诗赞颂:“何缘一岫独仙名,八月清秋夜更清。影子巧分嶂左右,魄浮光中望云盈。有从舞罢鸾心冷,尚爱妆残镜里呈。年去年来如有约,碧霄第系古今情。”5、龙岩瀑布位于石城县城西2.5公里,西华山南麓五龙岩。岩上一瀑布高数丈,终年不渴,下接以潭,潭小而深邃。旧志载:“潭底有窍,潜通城西赤江滩。”又载:“唐贞观中,土人见庞眉五老,笑语岩中,迹之乌有,惟五龙交戏潭中,土人惊恐走,疾风急雨随之,遂以得名。”清代贡生陈益新曾作诗颂之:“野棠细翠缀岩石幽,绝壁霏霏走王虬。云气倒垂帘影动,月痕低印水晶浮。惊人晴雨飞还急,出壑潜龙吼示休。日暮更香岚欲滴,清冷一片散寒邱。”6、塔影江心位于石城县城北太级观前聂家潭。旧志载:“潭水潆洄澄碧,与南郊之宝神福塔远隔五华里,塔影宛在潭底。”昔时江潭阔大,波光浩渺,天光水色,地上风物,融于一潭,确成佳景。清代举人温辅衮曾作诗赞颂:“数里迢遥故擅奇,神工巧夺影离离。晶盘倒撑柱千尺,银汉轻摇玉一枝。直拟槎浮波上下,不关锡挂印参差。何年雁落秋江冷,却喜峰前晷未移。”7、琴泉雅奏位于石城县城北约13公里丰山珍溪村。池家坳水流径此处,昔时水击石滩有声如琴。清乾隆“王志”载:“池家坳水,城北七十华里,石上里广昌分界水,出山涧,流东坑至联坊,历大琴,溪流湍急,滩石,绕上坑至琴溪,淙淙琴声,为邑八景之一,曰‘琴泉雅奏’注琴江小江。”清代进士陈同威曾作诗颂之:“江回数里弄层湍,幻作丝桐入指难。几度响泉洞远浦,一浪流水谱前湾。听来月下鱼冷,声到松梢虎豹寒。谁是结篱凭曲岸,挥弦迭迭赋晴阑。”8、楼盖丹砂位于小松镇丈夫嶂仙桃岩。旧志载:“楼盖山、城北三十里,即丈夫嶂。旧传陈帮光家其下,巅簇五石,高丈余,俗呼五雷出洞。顶有岩,曰仙桃岩。石大小不一,类桃者颇多,方平磊。中一石肖狮张口而笑,矫其舌,狮之顶一巨人履迹。痕深数。(岩)内有石几镛。《广舆(图)》载:‘杨真人(文逸)炼丹处’。又传宋进士许褒下第,读书于此,亦有读书岩。登顶可见南丰军峰山,又名望军山。”至今山岩犹在,1983年4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邑令孙绪煌曾作诗赞颂:“古峰相传号丈夫,仙家寄迹便仙都。当年护洞云皆紫,此日留岩桃半朱。
李腊石,一座呈半球形的巨大石头山,像是一只从遥远的天际坠落人间的巨大的石乳,像是经过千年大火万度高温燃烧冶炼过似的,通体呈褐黑色。千百年来,它像一个忠诚卫士,静静地镇守在石城县城的北大门。
sally81918的主页
李猎石简介
地点:坐落于石城县城北头端,旧名迎恩石,海拔398米。古时曾有一姓李知县常在此射猎,后人将该山改名为李猎石。
李腊石山海拔398.9米。该山从北端看为一块完整的巨石,山体四周围悬崖绝壁。山体南端为连绵丘陵,与西华山风景区相连。山体植被良好,空气清新。李腊石山脚、山顶各有一座寺庙;山脚为中华庵,山顶为中华寺,香火旺盛。沿山体南侧另有一条通往山顶的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