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二十章三角洲相.ppt
* * (4)前缘席状砂 ①位于河口砂坝的侧方或前方,紧临前三角洲。当波浪和沿岸流作用加强时,使得水下分流河道或河口砂坝受到改造并重新分布。 ②沉积物:分选好,岩性较细,成熟度较高; ③在扇三角洲前缘地带形成分布广、薄的席状砂体。 ④构造:波状层理、变形层理;其显示反韵律的粒序, ⑤概率图中的跳跃总体含量高达80%~90%;滚动组分含量少。 * (1)岩性: 由互层灰绿色、灰黑色泥岩、泥质粉砂岩、钙质页岩、油页岩组成。 (2)构造:发育水平层理,含较丰富的介形虫、鱼类化石。常见粉砂质透镜体夹层。 (3)自然电位曲线平直。 (4)前三角洲沉积分布较窄,与湖相暗色泥岩较难区分。 (5)前三角洲以及在深湖暗色泥岩中可见较粗粒的砂体。 3.前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 4、扇三角洲的鉴定特征 (1)岩性:粒度粗、分选差砂\砾岩。 (2)构造:(推进) 自下而上水动力变强,粒度由细变粗,反韵律特征,沉积构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3)化石含量少。 (4)在地震剖面上显示楔形、透状反射外形,其内部具有不清晰的前积反射结构。 (5)在前三角洲或扇三角洲的前方还有冲积扇的丘形、小透镜状的地震反射响应。 * 对于海洋扇三角洲,W.A.Wescott等总结出以下12种判别标志,可供参考。 教材P278 * 五、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体系(包括河流控制的潮湿气候冲积扇和冰水冲积扇)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通常是湍急洪水控制,常为季节性的沉积作用产生。 辫状河三角洲可细分为三个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前三角洲。 *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由众多的辫状河道或辫状河平原相所组成。 河道充填层序主要由砂岩组成,也常见砾岩。辫状河道的沉积单元包括成互层的横向砂坝或纵向砂坝或它们两者的透镜体,并掺夹有丰富的小到中等、从砂到泥充填的冲蚀槽。与冲积扇相比,辫状河沉积物以河流体系的高河道化,更深、更持续的水流和很好的侧向连续性为特征。 * (1)辫状河道沉积 ①以河道砂坝侧向迁移加积而形成的沉积物为主,亦见部分废弃河道充填沉积。 ②河道砂坝岩性较粗,为砾岩、含砾砂岩及砂岩,它们组成若干个向上变细的透镜体并相互叠置而成,单个透镜体最大厚度从0.2~5m不等,横向延伸数米即变薄尖灭; ③侧积交错层及冲刷面构造发育,见平行层理,大、中型板状一槽状交错层理。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主要由众多的辫状河道或辫状河平原相所组成。 * * (2)废弃河道充填沉积 ①沉积体往往呈下凸上平的透镜状,岩层向两端收敛变薄、尖灭。 ②充填沉积物从下向上粒度明显变细,往往从砾岩(河道滞留沉积)逐渐变为砂岩、粉砂岩和泥岩。 ③底部见起伏不大的冲刷面。向上层理规模从大、中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到小型交错层理,顶部为水平层理,层内还可见到充填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滑塌构造。 ④岩性及沉积构造特征反映了水道充填沉积过程中,水动力逐渐减弱的过程。 * (3)越岸沉积 ①洪水期,水体漫越河道,在河道两侧形成一些积水洼地,其内部接受细粒物质的沉积; ②岩性为粉砂岩、泥岩。 ③可逐渐被植被覆盖,发展为沼泽环境,沉积碳质页岩;局部越岸沼泽中含有暂时性小水道砂岩透镜体。 * 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像正常三角洲一样,它由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分流河道间沉积、河口砂坝及远砂坝组成,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特别活跃,其沉积物在前缘亚相中往往占总量的90%以上,如库车河地区下佛罗统阿合组。 * (1)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①辫状河道入湖后在水下的延续部分,其沉积特征类似于辫状河道砂体; ②沉积物料较粗,由砂砾岩组成,砂砾岩中泥质杂基含量极少。 ③砂体中侧积交错层极发育此外,冲刷面构造、平行层理及大、中型交错层理亦常见。 ④砂体总体呈层状,分布稳定,但内部往往由若干个下粗上细的砂岩透镜体相互叠置而成,单个透镜体从下向上为细砾岩一含砾中、粗粒砂岩一中砂岩; ⑤单一透镜体的最大厚度一般为0.5~2m,少数可达5m;横向延伸数米即变薄尖灭。 * (2)分流河道间沉积 ①沉积岩性较细,常为粉砂岩与泥岩,颜色较深,为灰色及灰绿色。 ②多以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形式出现在河道砂体中。 * (3)河口砂坝 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流河道的前线及侧线。 岩性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含砾砂岩,从下向上多显示由细变粗的层序,见平行层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