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件: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中医中医方剂学解表剂课件.ppt

麻黄附子细辛汤 《伤寒论》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外感风寒 素体阳虚 发热,恶寒甚,厚衣被 脉沉微 神疲欲寐幻灯片 130 暴哑 功用:助阳解表 朱丹溪:“相火为天火,君火为人火,神志之火” 相火(热) 君火(明) 相火亏虚,君火失温,神衰欲寐幻灯片 129 方解 君:麻黄? 臣:附子 佐:细辛 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 使用注意: 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先温其里,后治其表。 病案1曾辅明医案 王某,女,57岁。2007年11月8日初诊。昨日感寒后,今声音嘶哑,咽干且痛,口鼻热,手心阵阵发热,背部冷,入夜更甚,舌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证属寒邪客于少阴,兼虚阳外越。处方:麻黄15g附子(先煎2h)70g 北细辛15g苡仁30g炮姜20g.炙甘草20g生黄柏5g西砂仁20g赤芍8g肉桂(冲)3g 3剂,嘱3h服1次。药后即感头痛,次日诸症减轻,头不痛,3剂后仅有腰部稍冷之感,改用肾着汤善后。 封髓丹(黄柏、砂仁、炙甘草)与肉桂引火归原 病案2 陕西,张学文,国医论坛,1987 患者王某,男,32岁。返家途遭雨淋,次日卧床不起,周身困重,恶寒不甚,反身热灼手,无汗,项背拘强,巅顶空痛,腰酸膝软。曾服感冒胶囊及A·P·C等药,病情有增无减。邀余诊之,见患者貌似壮实,但精神不振,面色少华,眼眶黑晕,舌黯淡,脉缓大而无力,尺部脉沉。据其妻云,患者平素体力健壮,很少患疾,余思其何以一遭雨淋便成是证?再三追问,方知患者是晚未节房事,临证之转机全在乎此。 病案3 唐步祺医案《郑钦安医书阐释》 教师陈某,患慢性咽炎数年,服用六神丸,注射青霉素、链霉素针剂无效,服用清热解毒剂百余剂,非但无效,反而声音嘶哑,讲课困难,先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四剂后,症状大大减轻,面色萎黄无神,后因口干不思饮,以附子理中汤加肉苁蓉、补骨脂等数剂而愈。 病案4 陈达夫医案 宋某,年逾半百,素体阳虚,时值初冬而用冷水洗足,寒伤少阴,当晚遗精,次日目盲不能视物,就医于陈大夫老师,曰:“此为寒犯少阴所致”,予本方数服而愈。 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小趾下面, 斜行于足心(涌泉穴), 沿内踝后缘向上行 郑钦安经验《郑钦安医书阐释》 治疗喷嚏不已(长期鼻流清涕,无外感者,乃肾络通于鼻) 腰痛难于转侧(加桂枝、干姜、延胡索、川乌) 周身皮肤浮肿,内冷身重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仲景群方之冠 卫气奔越抗邪;恶风与恶寒的区别;鼻为肺之窍 讨论:营阴泄弱之中当有营阴郁滞。寒随风入。因于风重,故营阴泄弱而自汗;因于寒微,故郁滞不甚而仅有轻微头痛。何无身痛?风邪上受,寒随风走也,一如杏苏散之凉燥,燥微而伤肺轻浅,却引寒入肺,以至咳嗽痰稀,痰稀者,肺寒也。 阴阳双向调节,在体表为营卫的双向调节。 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讨论:桂枝解肌,不专为发汗,盖营卫通则药汗自出矣。 经方、时方之名。 经方配伍严谨,一旦误投,多生坏证;病情复杂时对医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故张元素开羌防剂之先河,缓和、平稳,照顾全面。 外感风寒表实证,证候更复杂 湿性重浊,湿邪袭表,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头重如裹 药备六经,通治四时 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说明本方病机有水饮 麻桂配芍,则散中有收;姜辛配味,则开中有合。 简述吴瑭与叶天士 治法的确定考虑两个因素 1、温热之邪犯卫,故辛凉解表 2、里热也有,热聚成毒,故清热解毒 1、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于辛凉之旨 2、而成清疏兼顾 从组成测本方功效。三拗汤+石膏 “毒”当指病因。即邪气、邪毒也。此“邪毒”既包括外来风寒之邪,亦包含内生痰湿之邪。 陈素中所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毒,故曰败毒”(《伤寒辨证》)。 * * 风寒与风热兼具,或不易分辨的症状 发热重恶寒轻,舌质红,但口不渴,无汗并见;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质淡润,但口渴 荆防银翘汤(时振声经验方) 荆芥9g 防风9g 苏叶9g 银花15g 连翘9g 淡竹叶9g 陈皮6g 茯苓12g 桑 菊 饮 Ⅰ类 《温病条辨》 辛凉解表 主治:风热犯肺 热势轻浅:微热,微渴 肺失宣降:咳嗽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方解 君:桑叶 菊花 臣:薄荷(小剂量) 杏仁 桔梗 佐:连翘(小剂量) 芦根 使:甘草 配伍特点 疏散风热(辛凉)与宣降肺气(苦辛)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