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京京津津冀冀城城市市群群地地区区城城镇镇化化与与生生态态环环境境近近远远程程耦耦合合能能值值代代谢谢效效率率及及环环境境压压力力分分析析
创琳 and 任宇飞
Citation: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 833 (2017); doi: 10.1360/N072016-00318
View online: http://engine. /doi/10.1360/N072016-00318
View Table of Content : http://engine. /publi her/ cp/journal/SSTe/47/7
Publi hed by the 《中国科学》杂志社
Articles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京津冀地区大气局地环流耦合效应的数值模拟
Science in China Serie D-Earth Science (in Chine e) 39, 88 (2009);
10000 a BP 前后北京斋堂东胡林人的生态环境分析
Chine e Science Bulletin 56, 2897 (2011);
中国大陆地区大气环境容量及城市大气环境荷载
SCIENTIA SINICA Terrae 48, 924 (2018);
城市高大建筑群周围风环境研究
Science in China Serie D-Earth Science (in Chine e) 35, 84 (2005);
南极长城站地区与中国环境演变的对比分析
Science in China Serie B-Chemi try , Life Science Earth Science (in Chine e) 21, 181 (1991);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7年 第47卷 第7期: 833 ~ 846
SCIENTIA SINICA Terrae
论 文 中国城镇化专题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
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1,2* 1,2
方创琳 , 任宇飞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 E-mail: fangcl@
收稿日期: 2017-01-09; 接受日期: 2017-03-24; 网络版发表日期: 2017-05-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批准号:41590842)资助
摘要 在解析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近远程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借助城市能值代谢方法,分析了
1980~2014年近35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 结果表明: (1)近35
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地区总代谢能值呈上升趋势, 经历了由近程要素主导向远程要素主导的转变过程, 远程要
素代谢能值总量占总代谢能值的比重由1980年的30.87%上升到2014年的67.43%,能值外向度不断提高,城市群
发展对远程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2) 近35年来京津冀城市群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强度加速下降, 由1980
21 19
年的1.15×10 Sej/亿元下降到2014年9.69×10 Sej/亿元,体现出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效率不断提高;相应地人均能
15 16
值量由1980年的7.8×10 Sej/人增加到2014年5.83×10 Sej/人,反映了京津冀城市群地区社会福利水平逐步提高.
(3) 近35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地区近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负荷率不断提升, 环境压力不断增大. 近程要素能
值代谢的环境负荷率由1980年的8.30上升到2014年的43.46,同期远程要素能值代谢的环境负荷率由4.15上升到
92.03. 本文定量解决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对远程要素依赖程度和远程要素输入对城市群造成的环境负荷压力
问题, 提出的研究结论为京津冀城市群地区有效控制外来人口增长、逐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调整经
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治理环境污染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提供了定量的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