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足太阴脾经.ppt
* * * * 应用:腹胀、腹泻、肠鸣配天枢、合谷。 月经不调、痛经配中极、天枢、行间。 带下配阴陵泉、气海。 遗精配气海。(《百症赋》) 遗尿配中极,膀胱俞。 下肢痿痹、脚气配足三里。(《玉龙歌》) 失眠配太冲。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慎针。 备考: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交会穴 。 《甲乙》 飧泄:补三阴交,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 《大成》 足踝以上病,灸三阴交,绝骨、昆仑。 《天星秘诀》 胸膈痞满先阴交,针到承山饮食喜。 《乾坤生意》 三阴交兼大敦,治小肠疝气。 《百症赋》 针三阴交于气诲,专司白浊久遗精。 《甲乙经》: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 《千金方》:卵偏大上入腹;梦泄精;女人漏下赤白及血;脾中痛不得行,足外皮痛;胫寒不得卧。 《千金翼》:产难,月水不禁,横生胎动;牙车失欠蹉跌;脚疼。 《聚英》: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疝气,小便遗失……男子阴茎痛,元藏发动,脐下痛不可忍,小儿客忤,妇人临经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动,横生,产后恶露不行,去血过多,血崩晕,不省人事。如经脉闭塞不通,泻之产通;经脉虚耗不行,补之,经脉益盛则通。 1.对输尿管蠕动的调整作用 电针狗的三阴交、照海、膀胱俞、肾俞等,当达到一定刺激量时,可使输尿管蠕动显著增加,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加的机理,一是针刺直接增强输尿管的蠕动,另一方面可能是增加尿量。 2.在静脉肾盂造影中,同时针刺双侧三阴交、昆仑、关元,对于显示尿路细小结石,腹膜后肿块,先天性畸形及早期炎症改变,均有独特的优点,可减轻患者痛苦,真实的显示病理改变,提高早期诊断率。 肾绞痛:将黄体酮40mg,注入双侧三阴交穴,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和针刺治疗 地机 Diji SP8 定位: 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作用: 健脾理血。 主治: 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腹痛,腹泻等脾胃病。小便不利,水肿等水湿病症。 应用:配血海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中极、三阴交主治痛经。 操作:直刺1~2寸。 备考:郄穴。 ★ ★阴陵泉 Yinlingquan SP9 定位: 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取法:沿小腿内侧后缘由下往上推,至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处后下方凹陷处。 作用:健脾化湿,利尿消肿。 主治: 腹胀,水肿,黄疸,淋证,癃闭,遗尿,遗精,膝痛。 水肿、泄泻、痢疾、黄疸、小便不利、失禁 应用 《百症赋》 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天星秘诀》 如是小肠连脐痛,先刺阴陵后涌泉。 腹泻配脾俞。 黄疸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中国针灸学概要》) 水肿配水分。(《百症赋》) 淋证、癃闭配箕门。 遗尿配阳陵泉。 膝痛配足三里、血海、梁丘 操作:直刺1~2寸。 备考:合穴 穴位主治鉴别表 穴位 共性 特性 三阴交 健 脾 和 胃 偏于补益肝肾,调经止带。治疗月经不调,阳痿,遗精 阴陵泉 偏于通利下焦,利湿,治疗小便不利,水肿 ★血海 xuehai SP10 定位: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取法:屈膝,医生以左手掌心置于患者右侧髌骨上缘,食指至小指向上伸直,拇指与食指呈45°角,拇指尖为穴。 作用:调理营血,清热祛风。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瘾疹,湿疹,丹毒,股内侧痛。 应用:崩漏配关元,膈俞。 月经不调配带脉。(《资生经》) 瘾疹配三阴交、合谷,曲池。 操作:直刺1~1.2寸。 血海经典配穴 《甲乙》若血闭不通,逆气胀,血海主之。 《大成》 暴崩不止,血海主之。 《金监》 血海治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痒湿痛等症。 《图翼》 血海主带下气逆腹胀。 《胜玉歌》 热疮臁内年年发,血海寻来可治之。 《杂病穴法歌》 五淋血海通男妇。 脾经腹部穴 大横 Daheng SP15 定位:在脐中旁开4寸。 作用:通调肠腑。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疾病。 应用:配四缝或足三里主治肠道蛔虫证。 操作:直刺1~1.2寸。 脾经胸穴 大包 Dabao SP21 定位:在胸侧部腋中线上,当第六肋间隙处。 作用:理气通络 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胁肋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应用:胁肋痛配肝俞、期门。(《大成》) 身痛四肢无力配足三里。(《大成》) 操作: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深部为肺 脏,不可深刺。 备考:脾之大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