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晨读材料:晨读12.1.docVIP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晨读材料:晨读12.1.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耳朵叫醒 让阳光照进心房 12.1编辑:闫可彬 将耳朵叫醒 让阳光照进心房 文言积累 7、兵 【本义】双手紧握一把斧头——兵器、武器。 【成语例释】按甲休兵:收拾起铠甲武器。比喻停止军事行动。 兵不血刃: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厉兵秣马: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经典文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孟子·梁惠王上》)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引申义】 1.手握兵器的人就是——士兵、军队 【成语举例】兵多将广——草草收兵——调兵遣将——兵临城下——兵败如山倒 【成语例释】哀兵必胜: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经典文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2.有军队出现就会有——战争、军事(行动)、武力 【成语举例】兵荒马乱——纸上谈兵——兵不厌诈 【成语例释】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礼节同对方交涉,若不行,再用武力或其它强硬手段解决。 【经典文言】兵者,国家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战争中取胜的关键是——战术、战略、用兵的方法 【成语例释】兵行诡道: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经典文言】上兵伐谋。(《孙子兵法·谋攻》) 8、察 【本义】古人祭祀时仔细地观察辨别(牌位、祭物)——观察、仔细看、明辨、详审。 【成语举例】仰观俯察——察言观色——洞察秋毫 仰观俯察: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察见渊鱼: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经典文言】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明足以察秋毫(秋天鸟兽的细毛)之末,而不见舆薪(一车子柴草),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引申义】 1.对人、社会仔细观察——考察。 【经典文言】察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吕氏春秋·慎大览》)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2.古代有通过考察选拔官员的制度——考察后予以推荐。 【经典文言】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李密《陈情表》) 诗词鉴赏 2017天津卷 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分)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诗歌浅译:恬亭的栏杆临靠着溪水,被绿阴密密地包围;溪岸高高低低,远方山色青翠。独自站在亭中,看太阳在断桥边西坠;溪水倒映着葱郁的树木,鸟儿在密叶间互相依偎。在这宁静的地方,清闲地游山玩水;才觉得心中了无牵挂,谁还会想到世间俗事的琐碎。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流连其间吧,秋风凉爽,斜月朦胧,我们乘着钓船尽兴而归。 诗歌赏析: 《太湖恬亭》是王安石游览太湖恬亭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如亭名,抒发了恬静闲适的情怀。 首联写恬亭所处的环境。恬亭靠近溪流,亭子的栏杆探到水面上,周边是浓浓的的绿阴围绕。溪岸沿着地势高低错落,一直深入到清脆的山峦。环境如此幽静,溪流、绿阴和翠微,切割了红尘;一时间,人心也超脱了俗世的羁绊。 颔联写恬亭日落的景象。在这静谧的环境里,黄昏到来了。由恬亭西望,断桥桥头,殷红的夕阳缓缓下坠;幽暗的树影包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7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