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2017杭州上城一模,20)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 [清]冯云山 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1)冯云山《咏瀑布》用“ ????”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2分) (2)这两首诗都写瀑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具体分析。(3分) 答案 (1)穿山透地 (2)不相同。《望庐山瀑布》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飞流的瀑布比作落下的银河,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或借景抒情,通过对雄奇壮丽的庐山瀑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咏瀑布》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瀑布奋勇向前、勇赴大海的气魄,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雄伟的抱负。 解析 (1)体现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的词语肯定是动词,冯诗中的“穿山透地”,既有宏大的气势,也有由上而下倾泻的动态。 (2)同写瀑布,李诗即景抒情,极尽夸张与想象之能事,写出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也蕴含了诗人壮阔的胸襟和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冯诗托物言志,借瀑布穿山透地的气势、不辞劳苦的韧 性、奔赴大海的雄心来表达自己的信念和抱负。明确思想情感不同后,可从诗歌内容分析,可从手法运用分析,也可从炼字角度分析。 7.(2017杭州西湖一模,19)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忆西湖 完颜麟庆 迎薰阁①外绿波肥,十里荷香人未归。 若许梦中身化蝶,今宵应傍藕花飞。 曾为寻春试马蹄,苏公堤接白公堤。 香山②已去东坡老,芳树流莺故故③啼。 [注]????①迎薰阁,指杭州的曲院风荷。②香山,指香山居士白居易。③故故,拟声词,指鸟的叫声。 (1)诗歌写出了“西湖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 (2)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赏析。(3分) 答案 (1)水绿波肥,鸟语花香。 (2)诗人回忆西湖水波荡漾、夏荷盛放之景,表达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然而因身处异地,欲赏景而不得,诗人只能梦中找寻;又追忆曾在西湖骑马寻春的悠闲,以及如今白居易和苏东坡已成故人,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流露出内心的惆怅以及对西湖的怀念。 解析 (1)“西湖景色”描写集中在首联和尾联。“绿波肥”写出水质肥沃,绿波荡漾;“十里荷香”从嗅觉上写出荷花香味的悠远;“芳树流莺故故啼”从听觉上写出鸟的啼叫。 (2)从诗歌题目“忆西湖”就可以捕捉到诗人对西湖的怀念。“人未归”写出了风景依旧人却没能再回去的惆怅。诗人甚至想要在梦中化身为蝶,飞到盛开的夏荷旁流连。诗人怀念曾经骑马探春,从苏堤到白堤,走遍西湖,然而时光流逝,物是人非。题干提示作者情感丰富,所以肯定不止一种情感,赏析时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8.(2017杭州江干二模,2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两小题。(5分)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 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 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 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1)《鲁山山行》中最能表现诗人沉醉于野景的字眼是“ ????”,《晚秋野望》中直接表达诗人面对晚秋之景心境的字眼是“ ????”。(2分) (2)《鲁山山行》的颔联和《晚秋野望》的尾联都写到“独”,它们抒发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 答案 (1)迷 哀 (2)梅诗中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写出了诗人沉醉于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 表达了作者心满意足的闲适心情和愉悦心态。刘诗中的“独”是“只”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在荒凉萧瑟的晚秋,经过几年的征战,极其思念家乡却又无法言说故人死去的事实,只能靠唱歌醉酒来抒发自己的悲凉情怀。 解析 (1)《鲁山山行》中体现诗人沉醉于野景的字眼是“幽径独行迷”中的“迷”字,诗人正因为沉醉于一人在蜿蜒路上游览的野趣,所以才忘记了走到什么地方。《晚秋野望》中对晚秋景色直抒胸臆的字眼是首句中的“哀”字,它也是全诗的诗眼。 (2)梅诗中的“独”为独自一人,首句的“惬”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好峰”“幽径”“人家”等字眼,均是诗人闲适愉悦心情的体现。刘诗中的“独”却更多是孤独的惆怅,“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一联中,连年征战,思念家乡,故人死去,这些更多的是悲凉之情。具体分析要紧扣诗歌意象及其内容。 9.(2016温州模拟,14—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4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注]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