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呕吐课件.ppt
呕 吐 【概说】 概念 沿革 讨论范围 (一)《内经》提出病名及病因 (二)《金匮要略》详述证治 (三)后世医家续有充实发展 《病源》:病机为胃气上逆。 《千金方》:“凡呕者,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 《素问玄机原病式》:“凡呕吐者,火性上炎也,无问表里,通宜凉膈散。” 《丹溪心法》:“胃中有热,膈上有痰者,二陈汤加炒山栀、黄连、生姜。有久病呕者,胃虚不纳谷也,用人参、黄芪、白术、香附之类。大抵呕吐以半夏、橘皮、生姜为主。” 《寿世保元》强调辨证施治。 (一)以呕吐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二)其它疾病合并呕吐者,可参考本篇内容 辨治 (三)颅脑病变引起颅内压增高所致的呕吐, 不属本篇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 病因 (一)外邪犯胃 (二)饮食不当 (三)情志失调 (四)病后体虚 【病因病机】 病机 (一)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 (二)发病机理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三)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且可转化与兼夹 (四)预后转归 1.病位主要在胃 1.实证呕吐预后良好; 2.虚证呕吐恢复较难; 3.呕吐不止,饮食难进,易生变证,预后不良。 久病、大病之中,出现呕吐,食不能入,面色恍白,肢厥不回,脉微细欲绝,此为阴损及阳,脾胃之气衰败,真阳欲脱之危证。 【诊查要点】 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 (一)临床表现 (二)病因病史 (一)呕吐与反胃 (二)呕吐与噎膈 呕吐——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大多病情较 轻,病程较短,预后尚好。 噎膈——吞咽梗阻,饮食难下,食入反出, 进行性加重,甚则因噎废食。大 多病情深重,病程较长,预后欠 佳。 (三)呕吐物的鉴别 酸腐量多,气味难闻 ——饮食停滞,食积内腐; 苦水、黄水——胆热犯胃,胃失和降; 酸水、绿水——肝热犯胃,胃气上逆; 浊痰涎沫——痰饮中阻,气逆犯胃; 清水,量少——胃气亏虚,运化失职。 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腹部透视、B超; 肾功能; 头部CT、核磁共振; 电解质; 妊娠试验。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证治分类 (一)辨虚实 (二)实证当辨外感内伤 (三)虚证呕吐当辨阳虚阴虚 1.生活起居; 2.调畅情志; 3.饮食有节:饮食习惯、饮食卫生; 4.加强护理: ?呕吐不止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 ?呕吐病人的饮食宜清淡,注意保暖; ?保持口腔清洁; ?室内空气宜新鲜。 呕吐是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病机的一种病证。病因是外邪、饮食、情志、病后体虚。病位主要在胃,但与肝脾胆密切相关。 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虚实之间常可互相转化或兼夹。 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邪实者宜祛邪为主,久病正虚,者治宜扶正为主。 一、用药气味宜平和,避免腥臊恶臭之品; 二、药汁宜浓煎,少量多次频服; 三、注意病因,不可见吐止吐; 四、呕吐日久变证多。 1.呕吐的主要病理变化是什么? 2.呕吐的辨证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3.为什么说治疗呕吐不能见吐止吐?应采 取何种措施? 4.呕吐的常见证型有哪些?并述其主症、 治法、主方。 证治分类(三) 人参.麦冬.粳米.甘草.半夏.大枣 麦门冬汤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胃阴不足,胃失 濡润,和降失司 舌红少津,脉细数 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 呕吐反复发作,或时作干呕 胃阴不足证 舌脉 次症 主症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常用药 理中汤 香砂六君子汤 例方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治法 脾胃虚寒,失于 温煦,运化失职 脾胃气虚,纳运 无力,胃虚气逆 病机 舌质淡,脉濡弱 苔白滑,脉虚弦 面色晄白,倦怠乏力,喜暖恶寒,四肢不温,口干不欲饮,便溏 食欲不振,脘部痞闷,大便不畅 饮食稍多即吐,时作时止 恶心呕吐,食入难化 症状 脾胃阳虚证 脾胃气虚证 证型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复习思考题 3.3.呕吐 * *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 1. 主要病机 2. 主要症状 3. 既是临床常见症状,又是独立的病 证。 4. 临床有生理性呕吐和病理性呕吐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