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生情之多媒体课程软体—以中国山水画赏析为例-GCSCE.DOC

以境生情之多媒体课程软体—以中国山水画赏析为例-GCSCE.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應用情境認知於中國山水畫 之賞析多媒體課程軟體設計 Theory of Situated Cognition into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Appreci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林佳靜* and 計惠卿** *中華民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研究生 E-mail:angela@.tw **中華民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副教授 E-mail:jih@.tw 以欣賞教學為導向的藝術賞析教育,強調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藝術學習,卻因著融合藝術與人文之學習資源的貧瘠而有窒礙難行之慮,以中國畫欣賞教學的問題尤其顯著。多媒體科技提供美術欣賞教學一個可以嘗試的新管道,其豐富的學習功能與教學特性將使美術教育得以利用更寬廣的領域管道來拓展。本文作者嘗試引用處方性領域之教學系統設計,依據山水畫的特質與目標,融入情境認知的教學理念與策略,鋪陳「山水畫為體、情境多媒體為用」的設計構思。 Lack of fruitful learning materials is the central concern of Art Education in Taiwan, especially the Appreci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With advance of technology, multimedia software are supporting more and more possibilities to enhance learning, therefore, multimedia software are going to be expected solutions for Art Education. However, therere a few courseware which were aimed at Art Appreciation Education. Based upon 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 approach,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apply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into needs analysis, objectives design, treatment design, and instructional events design process of the situated multimedia courseware for Appreci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 關鍵字: 美術欣賞(Art Appreciation)、情境認知(Situated Cognition)、多媒體課程軟體(Multimedia Courseware) 引言   藝術是文化之寶,欣賞乃啟門之鑰(李霖燦,1984)。美感經驗的訓練與累積對學生的成長與生活有更直接的影響,藝術教育在兒童成長、心理發展、興趣、態度、知識方面的貢獻與影響(張全成,民80),以欣賞教學為導向的改革趨勢,強調美術欣賞教學的目的是希望學習者能擁有視覺的素養及批評的觀念,能體驗作品的美感表現,了解作品的意義,並做個人的判斷。在中小學裡的美術欣賞教學課程通常扮演著文化養分的提供角色(黃彥碩,1998)。陳淑梅(1991)指出,國畫欣賞教學對學生的畫面完成能力、創意表達能力、筆法運用能力、造形和布局表現能力及設色表現能力等五項能力皆有顯著的影響。   然而,現今台灣學校的美術教育多強調技巧的練習或材質的摸索,忽略了美感經驗的培養。因此,台灣教育部的九年一貫教育政策也強調「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以人文素養為核心內涵的藝術學習」,主張藝術與人文領域的教學目標有三:「(1)探索與創作--學生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藝術創作,以豐富生活與心靈;;(2)審美與思辨--學生能透過審美活動,體認各種藝術的價值,珍視藝術文物與作品,提昇生活素養;(3)文化與理解--學生能瞭解藝術的文化脈絡及其風格,熱忱參與多元文化的藝術活動,擴展藝術的視野,增進彼此的尊重與瞭解。」﹙教育部,2000﹚。這樣的立意甚佳,但是實施起來,卻因著融合藝術與人文之學習資源的貧瘠而有窒礙難行之慮,以中國畫欣賞教學的問題尤其顯著,若是能夠增列美術館所的校外教學更是理想,然而因著課堂時間限制與安全的原因,也經常無法實施校外欣賞教學(劉旭原,1999)。 中國畫欣賞教學的教材來源多為教師們的自編教材,畫冊和圖片最常被當作輔助教材使用。由於大多數的美術教師本身沒有充足的中國畫專業背景--更遑論特別重視人文的山水畫了,加上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收集和設計完整的中國畫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