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 卷第 % 期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O4: G ’$ P4 G%
%$$$ 年 - 月 ( )
8$0)/% $9 :,;(/) =)(#0*(’5 2/)(’(* /)7 ?$.(/% ?.().* ,86 G %$$$
哲学问题的革命
李 磊
(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
【摘 要】近代以来的一些哲学体系,已成为某种布置好了的概念游戏,成了某种科学认识论的附庸。对这种框
架内提出的哲学问题,首先不是寻找它的答案,而是对这种 问题本身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世纪的这一哲学变革并
不仅仅表现为所谓的分析哲学(语言哲学)转向。一些具有精神实践倾向的哲学家对这个哲学问题的革命的引发,对
实际上取代了哲学认识论地位的科学的清算,维特根斯坦超越了一般分析哲学的那种对哲学病进行治疗的思想方法。
【关键词】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 () +,(%$*$-,(./% +0$1%2*
/0 /12
( , , , )
!#$$% $ ’()*+,-,./ 0#.1 ,*+2 3+,4.5/,-6 ’*+27#$( ’!$$%( 8#,+*
31*’0/.’:
345167 892:4;48921; 9=1 :21:? @1A4B1 ;4B1 861667C15 CB1; 4D A47A18E 75 ;4B1? 4D ;A217E2D2A 182;E1B4:4F
C? 1=16 ;27A1 G 0E 2; D26;E 75 D461B4;E E4 7:?H1 E91 =:252E? 4D 892:4;4892A: 864@:1B; 6E916 E97 E4 D275 E91 1? E4 ;IA9 892:4;4892A:
864@:1B; 62;15 J2E927 A16E27 D6B1; G 0E 2; 91:5 27 E92; 8816 E9E 61=4:IE247 27 892:4;489? 4D EJ17E21E9 A17EI6? B72D1;E; 74E B161:? ;
E91 EI67 4D 7:?E2A: 892:4;489? ( )
:7CIC1 892:4;489? G K92:4;48916; J94 J161 27A:2715 E4 B17E: 86AE2A1 61 ;EI5215 27 E92; 8816 47
E9126 27E645IAE247; E4 E92; 892:4;4892A: 61=4:IE247 G ,75 A:16FI8 2; B51 E4 ;A217A1 J92A9 9; AEI::? E44 E91 8:A1 4D 892:4;4892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