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髋关节X测量-hxf.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髋关节X测量-hxf.ppt

* * 骨盆及髋关节X片的划线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二科 胡雪峰 成人骨盆基本线标 a 、连接双侧髋臼顶端的连线,代表髋臼的上界及负重区。 b 、连接双侧大转子尖顶点的直线,正常通过双侧股骨头中心,一般用于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高度的评价。 c 、连接双侧泪滴尖端的直线,代表双侧髋臼的最下缘,一般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的评价,正常时髋臼假体的内下缘紧贴此线的上缘。 d 、连接双侧坐骨结节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骨性骨盆的最下缘。 e 、连接双侧小转子下缘所成的直线,代表股骨近端最下缘。 f 、坐骨内缘与髂骨内缘的双切线,也称谓kohler线(科勒氏线),代表髋臼的内侧界,一般用于髋关节置换中假体深度的评价,髋臼陷入症或髋关节置换骨质磨锉过深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g 、经过耻骨联合的直线,为骨盆的对称轴。 h、双侧髂骨最高点的连线,代表骨盆的最高点。 正常情况下,骨盆的六条水平线相互平行,且与经耻骨联合线垂直,当六条水平线出现不平行情况时,表示存在骨折错位或骨盆与髋臼的发育不良。 2、骨盆基本划线 a、Calve线(卡尔维氏线):髂骨外缘与股骨颈外缘所连成的弧线,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及髋臼上缘的完整性。 b、臼顶线?连接髋臼上缘的弧线,与泪滴外侧缘相续(黄线),代表髋臼的负重区。 c、shenton线(沈通氏线)耻骨下缘与股骨颈内侧缘所连成的弧线,正常时此线连续光滑,能反应股骨头与髋臼的关系。 d、髂坐线?连接髂骨内缘与坐骨内缘的曲线,正常时此线为连续光滑曲线,能反应四边体的完整性。 e、髂骶线?连接髂骨弓状线与骶骨岬的弧线,代表骨盆后环完整性。 f、髂耻线?连接双侧髂骨内缘与耻骨上缘的弧线,代表骨盆前环的完整性。 g、泪滴线(U形线)连接泪滴周围所形成的曲线,代表髋臼的内缘,一般用于髋臼假体深度的评价,髋臼内缘紧邻泪滴线的外缘。 h、前唇线?髋臼前缘所连成的弧线,代表髋臼前壁的完整性。 j、后唇线?髂骨外缘与髋臼后缘所连成的弧线,代表髋臼后壁的完整性。 K、闭孔内缘线?沿闭孔内缘所连成的弧线,正常情况下双侧闭孔对称,当骨盆旋转时可发生改变。 ⑵儿童骨盆特殊线标 H线?连接双侧髋臼中心的连线。 P线?过髋臼的外缘做H线的垂线。 Perkin象限(皮肯象限)?由H线及P线组成的向线,正常时股骨头位于内下向线,否则就是髋脱位。 Kline线(克莱恩线)沿股骨颈上缘划线并沿股骨头方向的延长线。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若骨骺位于该线内方,提示股骨头骨骺向下滑脱。 三、骨盆及髋关节测量 一。股骨颈干角 在髋关节正位片上,分别画股骨干轴线和股骨颈轴线,两线相交内侧的夹角,称为股骨颈干角,正常值为110°-140°。大于140°为骨外翻,小于110°为髋内翻。 二。股骨颈前倾角 在髋关节侧位片上,分别画股骨干和股骨颈纵轴线,两线的夹角称股骨颈前倾角,新生儿正常为35°,成人为12°-15°,平均12.31°。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应根据此标准复位。 三。帕金(Perkin)方格 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画水平线AB,再通过两侧髋臼外上缘引垂线CD和EF,AB线与CD、EF线分别相交,两侧髋关节各分为四个区域称帕金方格。正常时,股骨头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域内,当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股骨头骨骺则位于外上区域。 四。司肯尼(Skinner)线 在成人髋关节正位片,从股骨大转子顶端作股骨纵轴线AB的垂线CD,正常情况下,此线应通过圆韧带窝或其下方,圆韧带窝至上述两线交点的距离是4-5cm。若司肯尼线超过圆韧带窝,提示股骨颈或大转子错位骨折。 五。克兰恩(Kline)线 沿股骨颈上缘画线,并向股骨头方向延长,即为克兰恩线。正常此线应切割部分股骨头骺部。股骨头骨骺向内下方滑脱时,骨骺移至此线内方。 六。科勒(KOhler)线 又称髂坐线,自髂骨内缘切线与坐骨体内缘的连线,即为科勒线。髋臼陷入症时髋臼突至此线内侧。 七。髋臼角 骨盆正位片,两侧Y形软骨中心连线与髋臼上下缘连线所形成的夹角,称髋臼角。正常值新生儿为30°,1岁以后不应超过25°,2岁为20°,成人为10°。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变浅,髋臼角增大。 八。髂骨角 髂前下棘和髋臼外上缘间连线与Y形软骨水平线的夹角,称髂骨角,新生儿为55°,正常值范围在43°-67°,角度减少即为异常(骨质软化症)。 九。骨骺角 骨盆正位片,通过股骨上端骨骺线的直线,与通过Y形软骨的连线的夹角,称骨骺角。正常侧为20°-35°,髋内翻时此角增大。 十。夏普(Sharp)角 在骨盆正位片上,双侧泪滴下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