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汇通学派新.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汇通学派新.ppt

吐 血 呕 血 咯 血 唾 血 咳 血 胃 肝 肾 脾 肺 血证病机 气机阻逆 脾失统摄 血热妄行 瘀血阻络 总与气机有关 血证与脏腑关系 3.血证 治疗 四法 止血 存得一分血 保得一分命 降气止逆 补脾摄血 回阳救逆 消瘀 已动之血不能 复还变生他病 阻滞脉道迫血 妄行出血吐溢 宁血 免其复发 辨证调和 重视调气 血不安由气不安 宁气即是宁血 补血 补肺胃为要 虚实不同 调气、凉血 润燥、清肝 祛邪 干血、劳瘵 寒热、肿痛 骨蒸 既可折气泄火,逆转其腾溢之势,又可泄火存阴。 4. 用药宜忌 忌汗 禁吐 主下 宜和 病时、愈后均忌吐法,降气止吐即是治血之法 即使有表证,治宜和散,不得轻用麻桂羌独。果因外感失血者,需敛散两施,勿令过汗亡阴 表则和肺气,里则和肝气;补阴以和阳,损阳以和阴,逐瘀以和血,泄水以和气。 张锡纯 生平著述 字寿甫,清末民初河北盐山县人,(1860~1933)善诗文,读五经,当过军医,曾创办“立达中医院”和“天津国医函授学校”。 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 师古而不泥古 参西而不背中 学术思想 (一)西医之理包括在中医理论中,引中西医理互相印证 “中医谓人之神明在心,西医谓人之神明在脑,及观《内经》,知中西之说皆涵盖其中也。《内经》曰:头者精明之府。为其中有神明,故能精明。此西法神明在脑之说也。《内经》又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谓出者,言人之神明由此而发露也,此中法神明在心之说也,盖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也。” 严复:“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中风证,其人忽然眩仆,更或昏不知人,其剧者即不能复苏,其轻者虽然能复苏,恒至瘫痪偏枯,西人谓此非中风,乃脑充血也。此又中西显然不同处,不知此证名为中风,乃后世医者附会之说,非古圣相传之心法也。《内》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厥,即昏厥眩仆之谓也,气血上走之极,必致脑充血可知,此非中西之理相同乎?” (三)主张中西药并用 中医用药在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 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 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 “西药治吐血,以醋酸铅为最效;治下血,以麦角为最效。然究其所以效者,谓二药能收缩其血管也。至于病因之凉热虚实则不问矣,是以愈后恒变生他证。若以二药收缩其血管,以中药治其凉热虚实,且更兼用化淤消滞之品,防其血管收缩之后,致有瘀血为恙,则无难愈之血证矣。” “西药阿司匹林,为治肺结核之良药,而发散太过,恒伤肺阴,若兼用玄参、沙参诸药以滋肺阴,则结核易愈。又其药善解温病初得,然解表甚效,而清里不足恒有服之周身得汗,而病不愈者,因里热未清。若于其正出汗时,急用生石膏两许煎汤,乘热饮之,则汗出愈多,而热亦遂清,或用石膏所煎之物送服阿司匹林,汗出后亦无不愈者。” 恽树珏 生平著述 字铁樵,江苏武进人,生于光绪四年(1878),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享年58岁。 著作: 《群经见智录》 《伤寒论研究》 《伤寒论辑义按》《保赤新书》 余云岫 恽树珏 恽铁樵处方 学术思想 (一)中西汇通思想 论及了中西医学不同的基础和特点 “西医之生理以解剖,《内经》之生理以气化”。 “《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 “故《内经》之所谓心病,非即西医所谓心病”。 坚信中西医学可以汇通 “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合化”。 “居今日而言医学改革,苟非与西洋医学相周旋,更无第二途径”。 认为“中西医化合是必然趋势”。 既坚持中医的独立价值,又肯定西医理论 “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 “西洋医法以病灶定名,以细菌定名,中国则以脏腑定名,以气候定名,不可强而为一也”。 主张改进中医,应以中医为主,吸收西医之长,搞清中医学理,同时注重实际效果。 1.统一病名,当以中医为主 “中西医学基础不同,外国以病灶定名,以细菌定名;中国则以脏腑定名,以气候定名,此因中西文化不同之故”。 因此“不可强而为一也”。 “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学自有立脚点”。 “今若以西医为主名,不废中国学说,则名实不相符;若废中国学说,则中医即破产。不于此,则于彼,更无回旋舍地”。 整理中医,当先从诠明学理起,即从正名着手,眼光须注重本身学说。 学术思想 2.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