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电信网络介绍-新员工培训经典教程.ppt
;传输网与业务承载关系示意图;;长途光缆网络示意图;省际长途SDH系统37.5万公里
等效能力50335万2Mb/s系统公里
遍达所有地市级以上城市
提供从2Mbit/s至10Gbit/s的接入能力 ;省际:49.24万波道公里
速率:2.5G或10G
目标容量:16,32或40波。
省内:238万波道公里;改善对用户服务质量的主要工作光缆带业务割接;问题:基本建设对光缆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引起的光缆障碍70次,约占障碍总次数的39.54%
造成系统业务中断时长178719等效155M分钟,约占线路类故障总业务业务中断时长的52.91%
引发的割接占全部线路割接的60%
建议:根据网络对安全和质量的不同要求,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屏蔽光缆中断对业务和客户的影响。
总体评价: 2003年,光缆网络基本运行平稳通过加强管理,主动维护操作(如割接)对网络运行的影响已经弱化,市政道路施工和自然灾害是传输网络受损的主要因素;截面
;缩短电路开通时间,
端到端电路必须是高质量的,误码率低,时延小,抖动小,保护倒换时间短,如果出现不能自动恢复的故障(线路中断、设备损坏等),中断的全程电路应在30分钟内恢复;
电路可用率大于99.99%,某些金融企业用户要求100%,不能中断。
电信运营商应提供租用电路的监视终端(用户端网管);
有些重要客户的招标中,要求电信运营商要提供重要电路的主干链路和备用迂回链路,且分布在不同物理路由和长途出口局 。;网络定位:跨省出租专线电路将纳入到精品专网中集中开放,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网中网;
服务对象 :中国电信网内跨省带宽型租用业务的客户,并以重要客户为重点服务对象。
服务指标:专线电路的平均可用率达到99.99%;
电路开通时限:省会城市间一般24小时以内,个别偏远省会48小时以内;所有C3以上城市间的电路供给时间应不超过5个工作日;
商业定位:统一的商业品牌;高等级的电路质量,包括提升专网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传输时延、满足保护倒换时间,优化光缆路由等方面;
采用高等级的保护机制,全面提升网络的可用性;
专线端到端的管理;
解决客户端网管问题;
解决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目前传输资源供给与快速增量需求之间的矛盾;
建立快速的客户服务响应机制和成熟的专线业务运营体制,包括网络支持和客户服务体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商业品牌。 ;精品网的总体建设思路—组网思路;精品网的实施计划;网络概况;国际长途电话网- 网络结构和规模能力;;工作日全网全天话务量大约115万 Erl,话务高峰出现在上午10时和晚上19或20时(冬天19时,夏天20时),其中晚忙时话务量高于早忙时话务,晚忙时话务量大约7万Erl。休息日全天话务量比工作日高5%左右。
中国电信国际长途交换机全天来话话务量5.3万Erl,去话话务量2.8万Erl,来去话比例1 : 1.9。来话接通率57%,去话接通率62%;智能网-网络概况;智能网组网现状;智能网-运行情况及问题;PHS网络;交换网发展趋势—软交换网络;;网络概况;基础数据网网络结构;CHINADDN骨干网 - 网络规模;宽带多媒体骨干网;中国电信MPLS VPN网;骨干网;宽带互联骨干网拓扑图;数据网发展:CN2;;;;总容量;本地网中,关口局和汇接局以贝尔S1240和华为CC08为主,而端局共有交换厂家11个,各厂家所占节点数和容量比例如上图。;本地网概况;本地传输网络结构(兰州);;数据城域网网络结构;;本地电话网 - 主要运行指标;交换网络接通率 96.76% 0.26
传输电路中断业务时长(155M分) 36.9万 29%
DDN不合格电路比 14.87% 10.49
ATM/帧中继中断时长(155M分) 8200 40%
互联网络时延达标率 99.23%
互联网络丢包率 0.15%;第二部分 中国电信维护管理体制; 传统的维护体制主要关注设备维护和网络运行质量。;传统电信网络管理组织概况;各级网络维护组织形式;传统电信网络管理主要内容;传统电信网络管理小结;
中国电信传统维护管理体制
中国电信变革中的维护管理
中国电信未来维护体制规划;
政策: 引入竞争,打破独家垄断
进入WTO后电信市场对外开
放。
竞争: 市场:服务、新业务
企业:人才流动、流程再造
新管理机制:上市后更加注重降低
成本,提高效率
客户需求: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
要求全程服务.;深化网络运维改革,加快迈向世界级目标; 变革中的维护管理开始关注提高面向市场和客户的服务水平!;夯实一个基础
加强“四防”工作,提升网络运行质量。交换防“瘫痪”、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