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食品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原料与预处理 3 固液分离和细胞破碎 4 初步纯化 5 精细纯化 6 成品加工 7 案例 1 概述 生物下游技术也称下游工程,或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是指从基因工程获得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中,比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产物(发酵液、培养液)中把目标化合物分离纯化出来,使之达到商业应用目的的过程。 1.1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重要性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产物不能直接成为产品,必须经过分离工程得到高纯度的产品。 1.2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特点 在原料液中目标成分的含量很低。 原料液是复杂的多相体系。 目标成分的稳定性较差,对热、酶、空气、光等因素敏感,易分解和失活。 要求产品的纯度很高。 1.3下游工程的目的产物 具有保健功能或治疗作用的功能因子、专用添加剂(如有防腐作用抗菌多肽、改进食品风味的有机化合物),以及专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或酶等。 (1)目的产物的特点 通常是活的有机体或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化合物,不稳定,易变性,易失活。 许多目的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 目的成分在制备液中浓度往往较低,但要求产品的纯度却很高。 目的产物中的生物制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被微生物污染和分解。 成分较为复杂,有的可用常规分析方法检测,有的应用分子检测技术进行检测。 许多功能因子参与人体机能的精细调节。 (2)食品生物技术产品可分为5类: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类,包括抗菌蛋白、抗生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 酶、辅酶、酶抑制剂类,如溶菌酶、纤维素酶等。 多糖类,包括食用胶、促红细胞生长素、肝素、真菌多糖等。 免疫调节类,如生长激素、白细胞介素等。 其他,包括脂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 (3)目的产物的商业用途 功能食品 食品添加剂 生物药物 化妆品 1.4 下游工程的基本路线 预处理:加热、调整pH、絮凝 固液分离:珠磨、匀浆、酶溶、离心 初步纯化:萃取、吸附、沉淀、离心 精细纯化:层析、电泳、分子蒸馏 成品加工:结晶、浓缩、干燥 1.5 下游工程的质量控制 首先确定下游工程的工艺路线和参数,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和参数,以保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注意安全防护,遵循生物技术安全规定。 食品生物技术产品的质量控制应包括产品的鉴定、纯度、活性、安全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等。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原料与预处理 3 固液分离和细胞破碎 4 初步纯化 5 精细纯化 6 成品加工 7 案例 2.1 原料 下游工程的原料包括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的发酵液和培养液,以及基因工程获得的动、植物、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 目前,发酵液和培养液仍是下游工程的主要原料。 2.2 发酵液预处理 (1)加热。提高发酵液温度可显著降低悬浮液的黏度,提高过滤速度。但是目的产物必须具有热稳定性。 (2)调节pH值。利用蛋白质等电点沉淀。 (3)凝聚和絮凝。在化学试剂的作用下,改变发酵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细胞碎片的分散性质,使之聚结沉淀的现象。 3 固液分离和细胞破碎 3.1 固液分离 胞外产物---液相部分 胞内产物---固相部分 (1)离心分离。在离心产生的重力场作用下使悬浮颗粒沉降下来的操作过程。 高速冷冻离心机 蝶式离心机 管式离心机 倾析式离心机 (2)过滤分离。操作中迫使悬浮液通过固相支承物或过滤介质,截留固相,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压力过滤 真空过滤 错流过滤 3.2 细胞破碎 3.2.1常用细胞破碎方法(机械和非机械) 珠磨法。珠磨机中细胞悬浮液与直径小1mm的玻璃珠、石英砂等快速研磨,使细胞破碎,使细胞内含物释放出来。 高压匀浆法。高压匀浆机由高压泵和匀浆阀组成,细胞悬浮液通过针形孔,在高压驱动使下高速运动并发生剧烈冲击,使细胞破裂。 超声破碎法。超声波形成的空穴产生压力时对微生物细胞产生冲击。 酶溶法。微生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即能产生溶菌酶,将自身的细胞壁溶解。因此控制发酵悬浮液的温度、pH等条件,即可使细胞自溶。 3.2.2 包涵体的处理 在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产物的蛋白质常常互相交联在一起,形成不溶性聚集物,称为包涵体。存在于包涵体中的重组蛋白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溶于水也不具备生物活性,因为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二硫键搭错了位置。 与一般微生物细胞相比,基因工程菌的细胞破碎要复杂得多。 包涵体的分离。溶菌酶法或超声波法处理基因工程菌,使菌体细胞破碎,经离心、弃上清液,得包涵体。再用蔗糖溶液、低浓度弱变性尿素缓冲液或温和的表面活性剂等冲洗包涵体,清除杂蛋白、DNA、RNA和酶。 包涵体的溶解。先用变性剂(尿素)或表面活性剂(十二烷黄酸钠)溶解包涵体,使蛋白质肽链分离。再加入还原剂二巯基苏糖醇(DTT)或二巯基乙醇(ME)等,使二硫键可逆地断裂。 蛋白的复性。变性蛋白质初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