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10学科介绍课程讲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事业史10学科介绍课程讲述.ppt

* 4、民营报业的政治倾向出现了分野。以“九一八”为分界线,以前多持中立立场,后则出现分野,或倾向进步,甚至对抗(如《申报》),或倒向蒋介石集团(如《大公报》)。 5、民营报业按其主办人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商人办报;一种是文人办报。商人办报按办报风格来划分,可以分为民营大报和都市小报。 三、民营通讯社发展状况 总的特点是,数量大(1936年达到759家),分布广,但多数并无规模的成绩可言。以国闻通讯社(胡政之)和申时电讯社(张竹平)最为有名。 四、民营广播电台发展状况 1928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广播无线电台条例》和《电信条例》,允许公私团体和个人经营广播电台。半数以上主要集中在上海,主要有教育类广播电台、宗教性广播电台(福音广播电台)和商业广播电台(新新、亚美)。 第二节 《申报》的改革和史量才的报刊活动 一、“九一八”前的《申报》 1、1909年华人席子佩和席子眉兄弟以七万五千元买下,从此结束该报37年由外商主办的历史,开始由国人经营。 2、1912年9月,席子佩以银12万元将报馆售与史量才。史自任总经理,聘陈冷为总主笔、张竹平为经理,提出启发民智、服务社会、不与官僚军阀相勾结的办报宗旨,对《申报》进行改造。1915年席子佩眼红,向法院起诉当初只卖报馆没有卖报名。法院判史赔银20万元。股东纷纷离去,史独占报馆。但总的来说,那时的《申报》摆脱不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五卅惨案中的表现最为明显)。 二、“九一八”后的《申报》 1、人事变动危机 总主笔陈冷、经理张竹平、协理汪英宾先后辞职离去。 2、引进进步人士主持《申报》 管理体制改革。成立总管理处,聘请黄炎培主持,陶行知为顾问,进行改革。 内容上,抓住一头(评论)一尾(副刊)。时评方面,一改过去“既不应时,又不敢评”的现象,力图“传达公正舆论,诉说民众痛苦”。副刊方面,聘请青年作家黎烈文、张梓生任主编,改变长期庸俗的趣味主义编辑方针,把《自由谈》办成“一种站在时代前列的副刊”。 聘请李公朴主持,开展社会文化服务事业。 第三节 《新闻报》股权转让风波 1、福开森秘密转让股权 福开森持股1300股,占65%。史量才派其学生出面洽谈,并委托董显光作为全权代表。 2、全馆发动收回股权大会,并发表宣言,以头号字作标题,三号字为正文。占了1/3版面。馆内到处是“反对报业托拉斯!”、“反对军阀走狗董显光!”的标语。 3、新闻界推波助澜,有一报作题:史量才欲垄断报业,并吞新闻报统一望平街。 4、国民党当局和买办资产阶级(虞洽卿)的深度介入 5、史量才被迫妥协 改组新闻报为华商股份公司,史出让股份300股,只占50%,并提出不干涉的诺言,汪氏兄弟仍主持事务,风波才得以平息。 主要在业务改进上有所作为: (1)追求新闻时效,以社会新闻取胜。运用了信鸽传书、紧急停印铃等。 (2)创办《新闻夜报》与《大晚报》竞争。 第四节 张竹平和四社 1926年,购进《时事新报》 1928年,办申时通讯社 1931年任《大陆报》经理 1932年,与人合股创办《大晚报》,并成立四社联合办事处。国民党政府干预此事,最终被孔祥熙强行收购。 第五节 成舍我与《世界日报》报系 一、成舍我其人 原名成勋,又名成平,笔名舍我,湖南湘乡人,成思危的父亲,台湾世新大学的开创者。 1915年在《民国日报》当助理编辑时,加入“南社”,并结识陈独秀。1918年在陈帮助下考取北大国文系,并在李大钊帮助下担任《益世报》编辑。李、陈曾邀请其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第一次集会,他不同意小组观点,离开了这个进步团体。但办报以其粉红色而知名。 二、主要办报活动 1924年,在京独立办《世界晚报》。 1925年,办《世界日报》,同年办《世界画报》,得罪张宗昌而被迫离京。 1928年,在南京办《民生报》,创一人同时独立办多报的奇迹。 1934年因得罪汪而获刑40天,出狱后,在上海办《立报》,仍采用“小报大办”、“精选精编”的办报方针,又获成功。 解放后,成赴台,仍致力于新闻事业,但在蒋“言禁”政策下未能如愿,1988年,言禁放开,90岁的成舍我办台湾《立报》。 三、办报特色鲜明 提出办报理想:第一要说自己想说的话;第二要说社会大众想说的话。并立四项宗旨:言论公正、不畏强暴、不受津贴、消息灵确。提出要“立已、立人、立国”。还将“资本家出钱,专家办报,老百姓讲话”的口号挂在嘴边。 形成“世界”品牌。先有世界晚报、再有世界日报和世界画报。一抓教育新闻,一抓副刊。还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形成“前店后厂”,立下校训“德智兼修,手脑并用”。 生活节俭,管理严苛,善于营销。 第六节 新记《大公报》的发展 一、旧中国《大公报》发展历史的简单回顾 1、英敛之主持时期。形成“敢言”传统。 2、王郅隆主持时期。虽聘用了胡政之为主编,但由于沦为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