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理论与模型 第6章_巴塞尔协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融风险理论与模型 第6章 巴塞尔协议 1 6.1 概述  国际金融界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 《巴塞尔新 资本协议》,是商业银行必须遵循的银行经营与 管理的“ISO标准”,它是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 生存的底线。 风险决定资本,资本决定业务量,有多大资本做多大 业务。  毕马威(KPMG )2002年曾对19个国家的190家 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意向调查: 19%标准法、40% 内部评级法的初级法、34%高级 法、7%不确定。 BCBS认为:全球最初大部分银行采用标准法,最后过 渡到内部评级法。 2 巴塞尔协议的沿革  1980年代以来的金融国际化趋势,使得跨国银行和 国际资本的规模及活动日益扩大;银行体系自身的 脆弱性,金融风险的国际扩散威胁着各国的金融稳 定。 功能观点:金融体系需要行使哪些经济功能?为行使这些 功能需要什么样的机构? 机构观点:观察某些特定种类的金融机构,然后再为这些 不同金融设置规章制度。 默顿和博迪:不要试图设置一个已经是十分脆弱的体系。 还不如发展衍生品市场和金融工程。  首先推动的是对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1975年,由 十国集团国家的中央银行行长建立了“ 巴塞尔银行监 管委员会” (Basel Committee of Banking Supervisions,BCBS )。 3 巴塞尔协议的沿革  1987年通过“ 巴塞尔提议” 。  1988年,在“提议”基础上通过《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 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 ,简称《巴 塞尔协议》,即老资本协议。  1996 年, 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与市场风险相关的资本协 议修正案》(Amendment to the Capital Accord to Incorporate Market Risks 1996)  从1999年6月、2001年1月、2004年4月3次征求意见稿。 2004年6月26 日,《新资本协议》定稿。  2004~2005为按照新协议要求建设风险管理体系的过渡 期,2006年12月正式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另为了评估 协议,高级法推迟到2007年实施。 4 中国银行业与巴塞尔协议  中国1996年加入国际清算银行,承认1988年的老协议。  《商业银行法》第39 条规定“资本充足率为8% ,其中核心 资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指贷款呆账准备)不能超过核 心资本的100%” 。  1998 年8 月,国家发行了2700 亿元人民币的特种债券, 以 补充国有独资银行的资本金,将其资本充足率提高到8% 以上。  2003年7月31 日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致巴塞尔委员会主 席卡如纳先生的信中表示,至少在十国集团2006年实施新 巴塞尔协议的几年后,我国仍将继续执行1988年的老协 议。  2004年,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对中建两银行注资,2004年9 月,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5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