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遵化市 1 号住宅小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简介: 遵化市一号住宅小区位于遵化市西北角,在规划时,我们按照遵化市的总体
规划,以环境为主要出发点,着眼于居住区的总体的和谐关系,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
传统,建造一个新型的居住小区,来迎合现代人生活发展的需要。在总体规划中,我
们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住宅、道路、工程、公共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
布局,并注意了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为了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空间,我们将整个小区
的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对小区道路绿化、宅间组团绿地和公共绿地进行了组织安排,
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
活空间。
关键字:居住区 规划 环境
前言:
居住区是组成城市的基础,居住区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居住区的好坏不仅直
接关系导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居住区规划实质上
是一种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设计,目的是使居民在居住区内赶到安全,舒适方
便,环境优美。
1.地理位置:
该小区位于遵化市区西北角。东临北邢庄建材市场(距二环路 500m ),北靠电厂
路,西接张各庄。小河及其支流经小区内纵横穿过。交通便捷,环境优雅。总占地面
积 274924.89 平方米。
2. 自然条件:
该小区地处山前冲积平原,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
季,年平均气温 9℃左右,极端最低温-24.2 ℃,极端最高温 39.7℃,年平均降水量
830mm,最大冻土深度 80cm,历年平均日照 3018 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 57%,地势
较平坦。
3.现状分析:
近年来,城市污染严重,人们的居住环境严重恶化,由于城市郊区环境优越,交
通便利,人们的居住重点已经由城市转向郊区,寻求一种优美的居住环境,为了适应
遵化市的总体规划,我们选择遵化市西郊作为小区的基址。
4.设计理念:
4.1 创造“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居住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世人皆知。遵
化市一号住宅小区在倡导“以人为本”的做法上,充分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在内
部环境中强调生活、文化、景观间的连接,以达到美化环境、方便生活之目的。因此,
处理好“自然环境—住宅建设—人”的关系,是一号小区着重解决的问题。
城市的一切建设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才能保证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海滨城市青岛“蔚蓝的大海,蓝天映白云,绿树
映红瓦”,杭州成环绕着浩瀚的西湖,桃红柳绿的苏堤,白堤似的彩带飘浮于湖面,
远处青山环抱,湖光山色与城市融汇一体,苏州园林的粉墙黛瓦、漏窗,植几株芭蕉
或几株亭亭玉立的翠竹、腊梅,微风指下,倩影婆娑,曲径通幽,路边兰花飘香或麦
冬铺地,溪流随石径而迂回,曲廊随山势而起伏,林间鸟语蝉鸣,真是“廊引遐思,
窗含余韵水显灵气,烘托了建筑环境的清新幽雅,充满了诗情画意,这就是人—建筑
和自然环境和谐结合的结果。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小区中,环境已是居住质量
的衡量标准,同时,环境的创造和利用也是尊重地域文化和创造小区特色的关键,一
个小区的环境决定了小区的品位和特色。在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小区的现状河流,
以此为核心,贯穿到小区的规划中去。首先,对原始河岸河床进行整治利用,并结合
交通需要在河上设计了步行拱桥和车行拱桥各两座,并在小河两岸规划了休闲游园广
场和绿地,让在小区内居住的居民们更方便的欣赏水景,休闲步行区从北部入口广场
的共创辉煌雕塑起,沿着河边通过路面的标高变化,空间的对比、转折、收放,到小
游园的中心广场达到高潮,到小区的南部出口结束。期间赋予有历史传统,文化色彩
的小品,凉亭、拱桥、路灯、文化广场等,形成一个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环境优美的
居住休闲场所,河的两岸建筑高低错落,绿树掩映,亭台楼阁穿插其中,形成一幅别
具风韵的风景文化长廊。
4.2 创造积极向上的开敞活动空间
遵化市在明朝以前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拥有自己的自主权。直到明朝,遵化市才
被收服,并被命名为遵化,就是遵守汉人的教化,从此,遵化的传统就流传了下来,
统治者为了压制遵化人的积极向上的劲头,下令不许遵化建塔,直到今天的遵化,除
了民国时期建立的一座为纪念戚继光而建立的戚继光塔之外,全市再也没有别的塔
了,全市的建筑也是遵循以前的传统,没有高顶的建筑。我们在涉及一号住宅小区时
充分考虑到遵化的这一历史背景,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突破这种封建思想的束缚,让
遵化人民突破这种压抑,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在小区布置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