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财政史第7章经典教程.ppt
(四)金朝的财政支出制度 皇室支出 官俸支出:十分优厚,采用宋制 军费支出:包括将领至士兵的军俸、赏赐、奖励等项,此外,还包括武器、马匹及各种装备等项 (五)金国的财政管理 1.财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中央的财政管理机构为尚书省,下设左右司,其中左司辖户部、吏部、礼部等部门。户部主管财政事宜 地方财政管理机构:州设刺史、县设县令,主管劝课农桑,征收赋役 2.会计、审计机构 户部下设郎中,其中一员专门主管“度支、国用、俸禄、恩赐、钱帛、宝货等”,度支就是会计机构 3.库藏 第三节 元朝的赋役 一、田赋与徭役 (一)元代的田制和户籍 1、田制 (1)官田:皇亲、贵族的食邑,作为官俸补充的职田,作为学校师生的学田,赐给寺庙道观和供作军粮的屯田 (2)民田:绝大部分为地主和蒙古贵族所占有,平民百姓占有的土地甚少 汉化迟滞 四等人制 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 南人 原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包括云南、四川各族 汉人 西北、西域各族,包括党项、畏兀儿、吐蕃、回回等 色目人 元朝之“国族” 蒙古人 四等人在政治上、法律上极不平等。 2、户籍管理 按民族分为四等级 有元一代,政治简陋,法令粗疏,惟以判例惯例为典制,而无系统精密之律文。……自大德而后,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名称之应用,已代列举部族之例而普遍于文书诏令之中。是其所包之内容及其区分之标准,在吾人虽因文献不足,无由周知,而在当时,则必家喻户晓,无庸疑义者也。 盖蒙古之征服中国也,由于内地政治之腐朽与分裂;既征服中国之后,又因土地广漠,文化杂揉,限于西北诸王之反对与统一局面之维持,而不能尽情汉化,以消灭种族之界域。则其惟一之政策, 惟在百端防闲,削减被征服者之反抗能力,以保持其既得权利而已。……蒙古人果何爱于色目人,而必使之高于汉人、南人;又何爱于汉人,而必使之高于南人乎?是则欲造成相互牵制之局,以从中取利者耳。 —— 蒙思明 蒙思明论元代民族等级制度的具体表现 ① 各级官署之长官皆专于蒙古人,其次为色目人,而汉人、南人不与也。 ② 一般较高级之行政人员,亦多为蒙古或色目人所专有也。 ③ 管辖军政与武器之官吏亦专任蒙古人,色目人已极少,而汉人、南人则绝不与也。 ④ 入仕途径与官吏迁转之难易,亦四级迥乎不侔也。 ⑤ 刑罚方面,其司法机构与处分宽严之不同也。 ⑥ 武器限制之殊等也。 ⑦ 一般待遇之差异百出也。 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哪打死人了怎么办?没什么事,也就是去当兵戍边,那时的边衅已平,过几年,服役期一满便可“把家还”;可汉人打死人除了要被判死刑外,还要付50两“烧埋银”。 汉人不得持有兵器,十家共用一把菜刀 不得养马,不得夜间点灯等等 作为选拔人材的科举考试,入元后马上便被废止。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朝廷宣布恢复科举——一时间,全国的汉人欢欣鼓舞,但接下来的附加条件又立马止住了大伙的笑声——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南人分两榜录取,无论成绩再好,再有学问,不得登前三名 3.元朝的赋、役册籍 为了便于对户口的控制和赋役的征发,在元代,建立了一套赋役册籍 国家凭借这些册籍控制土地、户口,征发田赋、徭役 4.元朝的经理之法 元代实行经理之法,旨在括隐田、增赋税 这种经理办法,虽然清理出部分田产,增加了天赋收入,但由于期限促迫,官吏贪苛用事,富民黠吏并缘为奸,往往以无作有,虚报于官,致使民不聊生,并激出蔡五九为首的农民暴动事件,后来不得不停止 (二)元代田赋制度改革 1.丁税、地税制度 蒙古人:以马牛羊为课税对象,有百抽一 河北汉民:以户为课征对象,征赋调,每户课粟二石 西域人:以丁为课税对象,出赋调 丁税少而地税多者纳地税,地税少而丁税多者纳丁税 2.夏税、秋税制度 世祖至元年间,江南除江东、浙西等少数地区按宋旧制征夏税外,其他地区并未实行夏税、秋税之制,而唯征秋税 元制官田只课秋税,不征夏税 元朝征收的粮食,每年约一千二百余万石,其中又以江浙、河南两省纳粮最多 上田每亩税三升半,中田三升,下田二升,水田五升 3.科差制度 主要行于北方,是以户为征收对象的 包括丝料、包银、俸钞、户钞 (1)丝料 官正丝:纳入国库。每二户出丝一斤 五户丝:食邑诸王。每五户出丝一斤 (2)包银(包垛银):中原汉民。太宗时期每户六两 (3)俸钞(包银的附加):为支付内外官吏俸禄,令纳包银户每四两增纳一两。 (4)户钞:世祖平江南后,令将部分土地和民户拨赐给诸王、公主、勋臣。食邑民户纳钞以供封君享用。 第七章 辽、金、元三朝的财政 第一节 辽、金、元三朝的政治经济概述 契丹消失之谜.flv 一、辽国的政治经济概况 辽(916-1125年)是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 辽国在政治上,采用“因俗而治”的统治制度,其特点是根据不同地域,各民族不同的发展水平,而制定独特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