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化对动物的影响
一、城市化带来的主要环境改变与人为干扰
首先,城市化对动物的影响直观的体现在环境参数的变化上,主要为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环境因子的改变。尤其是光照,现在已发展成光污染(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极大影响了鸟类,昆虫等生物的行为,对动物的昼夜节律也有相当大的干扰。
另外,城市化还带来了城市建筑物、道路、车辆等,同时也产生大量垃圾,还有城市绿化工程改变了原有的植被结构,这些都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由此引发了城市化地区的物种改变(如多样性减少,优势种更迭等),以及动物行为的改变。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物种入侵也逐渐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化导致的生境破碎与生物多样性的改变
在城市中,适合动物生存的绿地、湿地等被建筑物、水泥路面等分割使城市中适合生物生活的生境不但面积显著减小, 而且生境也因城市不同功能区而呈现高度的破碎性,导致各生境岛屿化,降低了各自的异质性,使得抵抗物种入侵能力下降,食物链简单化,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但是,另外有一种观点,基于中度干扰的理论,认为市郊的生物多样性高于市中心与乡村。这种观点似乎可以从美国郊区常见的浣熊、郊狼甚至棕熊得到印证——城市产生的垃圾成为了新的食物来源,而这一食物来源又造就了新的食物链。
三、城市化导致的动物行为改变
城市化会带来动物行为的改变,如迁徙行为减少,繁殖生态的变化,昼夜节律改变,寿命增长(不代表好的健康状况),饮食习惯和觅食行为改变,以及人类行为的各种适应等。
在城市中,动物可以借助热岛效应以及建筑物的庇护来度过寒冬、从生活垃圾中获得稳定食物来源、面对较低的被捕食压力,这些使迁徙行为不再必要,也带来了更长的寿命,甚至还有繁殖季节的延长。此外,由于人类行为的干扰,动物也进化出了相应的行为对策,比如鸟类鸣叫时间的改变,以及对人类的乞食行为等。
四、城市化带来的疾病传播
城市化对于原有野生生境的侵占,可能会导致原本由野生动物所携带的病原体在家养动物甚至人类间传播,以及三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比较好的例子就是西欧红狐、家犬以及人之间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形虫的互相感染,还有鸟类迁徙带来的西尼罗河病毒传播。
五、总结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改变与人为干扰深刻地影响了动物的生态活动,其中环境因子、人为活动与动物适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许多新的行为现象,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相信在今后的研究中,城市化对动物有何影响这一问题能得到更好的解答。
参考文献:
1.《Synurbization—adaptation of animal wildlife to urban development》
2.《Urbanization and the ecology of wildlife diseases》
3.《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综述》
4.《生境破碎化对动物种群存活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