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街区商业改造下的多方参与机制1
周霏
摘要:2000年以来,随着 “思南公馆”、“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 “巨鹿路欧洲风情街”等商业开发项
目的陆续开业,老洋房已成为沪上旅游的新地标。然而,除了“思南公馆”是老洋房住宅街区的整体性开
发外,其余一些老洋房开发项目基本都是处于半商业半居住的街区内,这些街区内老洋房的商业改造对周
围居民的居住安全和隐私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居改非”的灰色地带。本文以上海衡山路-复兴
中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通过对商住混合型老洋房的改造现状、租户属性等的调查与分析,明确 “居改
非”现状下老洋房的居住空间、租赁关系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探讨商业变迁下历史街区中居住空间的多
方参与保护机制。由于商住混用的老洋房所有权属于上海市政府,居民只有老洋房的使用权,新承租人和
原居民之间所以没有书面租赁协议,这导致非正规租赁在这些房屋 “居改非”的主要原因。因此,从现有
政府对老洋房的单一监管,逐步转变并建立政府指导、居委会协调、商户与居民多方参与保护机制,对已
形成的半商业半居住化街区进行自治型管理,以激发居民和商户对历史街区风貌保护以及城市文脉传承的
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历史街区,商业开发,多方参与,保护机制
1 研究背景
[1]
老洋房作为在上海,天津,武汉、青岛等城市租界时期建造的别墅建筑, 在20世纪
[2]
50年代的上海有约4000多栋 (建筑面积约160万平方米)。 在租界时期的上海,老洋房被
[3]
称为 “高级住宅”,是一个带有大花园的独栋住宅。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
分老洋房被政府没收,这些房子作为政府机关、公共设施、公共住房等公有财产。[4]
1978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在经济政策、土地政策、城市发展政策等方
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更新的同时,出现了区域
[5-8]
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城市化等的城市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市区的城
市更新,城市建设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除。为此,上海市政府在2003年公布了 《上海市
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划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在中心城区
有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根据规定,225栋老洋房已被确认为 “优秀历史建筑”,这些优秀
历史建筑由上海市政府负责监管,这些房子大部分为政府机关或商业用途。[3]
[9] [10]
2000年以来,随着 “思南公馆” 、“武康路历史文化名街” 、“巨鹿路欧洲风情街”
等商业开发项目的陆续开业,老洋房已成为沪上旅游的新地标。然而,除了“思南公馆”是
老洋房住宅街区的整体性开发外,其余一些老洋房开发项目基本都是处于半商业半居住的街
区内,这些街区内老洋房的商业改造对周围居民的居住安全和隐私保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项目编号:16Z102060028 )。
因此,本文以上海衡山路-复兴中路历史风貌保护区为例,对商住混合型老洋房的利用现状、
入住者属性、居住现状等的调查与分析,明确历史街区中的居住空间在 “居改非”现状下存
在的问题,探讨商业变迁下历史街区的多方参与保护机制。
2 历史街区的商业开发现状
2.1衡山路-复兴中路历史风貌保护区概况
衡山路-复兴中路历史风貌保护区简称 “衡复风貌区”,是上海首批设立的12个历史文
化风貌保护区之一。作为上海保护规模最大的风貌保护区,跨越徐汇、黄浦、静安、长宁四
个区,其范围东至重庆中路、重庆南路,南接肇嘉浜路,西达华山路、江苏路,北到延安中
路,总面积7.66平方公里,其中徐汇区域4.3平方公里,有950栋优秀历史建筑,1774栋
保留历史建筑,2259栋一般历史建筑。
2.2衡山路街区的商业变迁
衡山路,原名贝当路,1922年由法租界公董局修筑,整条街全长2.3公里。20世纪,
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79. 常德“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及水污染治理“海绵”策略.pdf
- 080.空间治理现代化下的非建设用地管控研究——以长沙市全域空间管控探索为例.pdf
- 081.矿业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转型期优化策略研究.pdf
- 083.生态文明背景下近零碳城镇规划设计优化技术研究.docx.pdf
- 084.基于遥感研究天津城市公园的降温效应机制.pdf
- 085.山地小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策略研究 ——以福建上杭县为例.pdf
- 086.黄土高塬沟壑区城市生态修复规划研究 ——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pdf
- 087.从“生态屏障”到“城市绿心”的转型之路研究——以天府新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例.pdf
- 088.西安市生态社区构建策略.pdf
- 089.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地区生态保护发展策略探索 ——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pdf
- 067.济南市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使用后评价.pdf
- 068.文化价值驱动下的丽江古城业态提升策略研究.pdf
- 069.历史城市的风景保护控制规划探索 ——国外实践经验借鉴与启示.pdf
- 070.文化转向导向下的历史街区复兴策略研究——以长春市新民大街重点保护区为例.pdf
- 071.基于文化传承理念的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以定南古城为例.pdf
- 072.泉州古城信仰场所与古城空间结构的关联性研究.pdf
- 073.“文化+”:世界文化遗产周边区域规划路径探究——以龙门石窟东北片区概念规划为例.pdf
- 074.扎根理论下沈阳中山路认知度影响因子探索.pdf
- 076.城水共生:南昌建城环境变迁及水系空间特征分析.pdf
- 077.保护传承长城遗产,筑起文化自信的“新长城” ——记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规划.pdf
文档评论(0)